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伊人独“绣”——记锡绣大师赵红育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伊人独“绣”
——记锡绣大师赵红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全社会的关注。不久前,文化部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6名。这些传承人有着怎样的盖世绝技和传奇故事?生存现状怎样?又有哪些心声和愿望?

这是锡绣大师赵红育为观众表演精绣绝技。

    6月8日至18日,恰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邀参加展览,进行现场制作和表演。新华社为此专门派出记者采访了近十位传承人,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反映他们的思考和愿望。从今天起,新华社连续两天播发稿件,走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栏的话完)

    赵红育静静端坐于木制绣台旁,轻扬着飞针走线的巧手。一束顶光如聚光灯般柔和地洒在她身上。中华世纪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这一特殊画面,令人难忘。

    这是赵红育一个人的舞台。在北京如此,回到太湖畔的无锡,仍然如此——上世纪90年代后,赵红育身边的姐妹日渐稀少;她先后带的20多个学生,一个个弃而远去。从传统锡绣发展而来的精微绣,到了赵红育手里,似乎跑到了最后一棒。

    “现代生活的发展,绣品实用功能消退,市场逐渐萎缩;机绣、电脑绣的出现,直接冲击传统手工业。传统手工艺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

    赵红育是锡绣第四代传人,15岁开始学习锡绣,30多年一丝一缕绣就的日子,她实在无法割舍,“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不容易。干这行,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然而,面对一人独绣、精绣将绝的情形,她还是无法平静。多年来,她四处呼吁,寻找继承人,却未能如愿。

    “民间工艺的实用功能消退后,对艺术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目前中国消费文化氛围下,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让一个从事精绣的学生走向市场,是无法生存的。”赵红育说,“从我的成长经历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精绣师,不仅需要时间成本,而且要具备相当的潜质和悟性。”

    她认为,精绣作为一门艺术,传承本身极为严苛。艺术传承只有人才能完成,需要心领神会,需要殉道精神。

    赵红育左侧,摆放着她的《丝绸之路》和《阿房宫》。这两幅作品,给她和精绣艺术带来了巨大荣誉。观众停下脚步,用展馆提供的放大镜仔细欣赏作品的动人细节,感受艺术大师的良苦用心。

    “如果只是停留于绣法和技巧,《丝绸之路》就不会有这种历史感和漫长感,《阿房宫》也不可能有这种层次感和辉煌感。”赵红育说。初学锡绣时,她就自学绘画,工笔、油画、水粉、白描都具有相当功力,并精通画、绣、裱整套工序。她还去南京师范大学进修艺术课程。当年绣《阿房宫》时,她用心研读完《阿房宫赋》后,才刺下第一针。

    作为锡绣艺术的接力者,赵红育这一棒确实最为精彩,她以87套针法将锡绣精微双面绣推向了最高峰,所绣《丝绸之路》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发绣长卷《古运河梁溪风情图》被载入吉尼斯纪录。

    展厅内,聚光灯将赵红育30多年的精绣生涯浓缩为一瞬。

    “精绣到底有多精?”

    “一根丝线可以劈成70份。”

    “这幅《阿房宫》绣了多长时间?”

    “一年多一点。”

    “这么多年,你每天都这样过吗?”

    “一天绣一点点,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日子过得快。”

    ……

    不时有观众轻步上前,和赵红育交谈。

    “你是一个殉道者,我向你表示敬意。”一位年过六十的北京同行对赵红育说。

    “精绣是一代代人努力的结晶,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关口,我们首先要把它保留住。搞‘文化遗产日’很重要,这本身是对大众的教育和宣传。我不希望这是锡绣的最后一棒,我希望能找到传承人。”赵红育说。

    聚光灯下,赵红育依然走针如飞……

来源:新华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