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绣花,好多人可能比较熟悉,但对于绣字,就鲜有耳闻了。今年45岁的刘建芝,可以把书法名家的字绣在布上,并且保持原作的风格。
字绣融合了书法与刺绣之美
8月3日上午9时左右,记者见到了刘建芝。为了让记者了解什么是字绣,刘建芝首先将一个较大的“福”字摊在了桌上。记者看到,这是一个大红色的非常喜庆的“福”字,绣在了一块60厘米左右见方带印花的米色布上,“福”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是由大红色的线绣成的,特别平整,但仔细看,能看出字面上有种毛茸茸的感觉。记者用手摸了摸,能摸出一根根线的纹理。刘建芝说,这个“福”字,她用了好长时间才绣完,这种看起来较平整的绣法叫“平绣”,是最传统的一种绣法了。“以前很多花草什么的就是绣一个轮廓,但绣字需要把字的轮廓内部都用线填满,要求线的排列要整齐,不能一针松一针紧,否则就不平整了。”
随后,刘建芝又让记者见识了她绣的“求索”、“寿”、“道”、“德”、“善”等字,行草的飘逸、楷书的端庄,在这些绣出的字上得以充分体现,还有那一横一竖一提一钩,力度非常到位,看着非常有骨感。如果不是仔细观看,谁都不会想到这些字是用线一针一针绣上去的。
在记者的印象中,绣花是要用专门的绣花针的,那绣字是不是也需要专门的针呢?刘建芝说,她的这些字绣全是用人们平时做活的缝衣针绣的,她边说边拿起正绣着一个京剧脸谱的绷子给记者演示起来,只见她将线在针尖上绕一下后再扎进布里去,然后从下面再将针穿出,一个小结点就绣成了。“这种绣法叫‘点绣’或‘打籽绣’,就是用线在布上绣出一个个的小圆点,由这些小圆点排列成一定的图案。”
字绣缘于小时爱好
说到字绣,刘建芝说她从小就喜欢做手工,看到邻居家的姐姐绣东西,自己也开始摸索,十几岁时就有成品绣出,但是绣字是从2000年开始的。刘建芝说,那时她在挂历上看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字,绣好后,拿给一位行家看,行家的肯定给了她莫大鼓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字绣,刘建芝开始到书店翻看一些古代书法名家的字帖。每每看到自己喜欢的字,她都要把字复印下来,放大后印到布上,再绣出来。目前,刘建芝已经绣了不少颜真卿、王羲之、米芾等古代书法名家的字。在这些字绣中,刘建芝说她最喜欢的是宋徽宗写的一首《浓芳诗》,她把这首诗绣在了一块长2.2米、宽1.4米的布上,很好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刘建芝在第二届省会七月七爱情节活动中荣获“十大巧女”称号;2004年她成为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最近,又有好多文化研究会之类的单位要收录她的字绣作品。
如今,除了绣字,刘建芝还在绣中国戏曲中的人物脸谱和花鸟虫鱼。她计划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的几百个人物脸谱系统地绣出来,目前她已经绣了四五十个脸谱了。现在她特别希望能找到同样做字绣的人,或者愿意沉下来做字绣的人,大家一起切磋,共同把字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