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补 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太知道是怎么回事
《红楼梦》里的晴雯就是用这门手艺补宝玉的孔雀裘
不久前互帮接到许多读者的信息,“衣服破了个洞,不知道现在福州哪里有绣补衣服的地方?”
记得在《红楼梦》里就有这么一回:晴雯界密勇补孔雀裘。这“界密”就是指绣补,如此高深的技艺现在还有人会吗?
前两天,记者在跑社区时无意中发现,在台江区有一位史依伯,93岁,会绣补,现在还在摆绣补摊。
附近的街坊都说,至少从30年前,史依伯就和儿子一起在这里摆摊了。这么多年,台江路上搬走的商铺一拨又一拨,但老人的摊子一直还在。
史宗淦老依伯的绣补摊摆在人来人往的台江路上,几张凳子、几盘针线、一个老旧的工作包。
套着顶针,跷着小指,一根丝线在针头的指引下娴熟地穿梭……每天,史依伯都在重复着这些动作。
有人的裤子破了一个洞,虽然用缝纫机补好了,但补丁十分显眼。史依伯接过裤子,将补丁拆掉,再用裤子内用不着的线将破洞绣补。
补好后一看,这绣补过的痕迹很不明显,如同在破洞处重新织了一遍布似的。史依伯笑着说,这就是绣补与缝纫的不同之处。
“绣补是门精细的手艺啊,我从10多岁就开始学了,洗染、绣补衣服都会做。”史依伯自信地大声说,“别看我现在年纪大了,手也有点发颤,但还能拿得动绣针。”守着绣补的小摊子,史依伯赚些小钱补贴家用。
史依伯还特别强调,除了西装,其他各种衣服也可以绣补,像休闲装、牛仔裤。“如今生活水平高了,绣补这行反而不大赚钱了。”史依伯说,“好在有不少回头客会来找我。”
到了晚上,台江路上霓虹灯闪烁,动感的音乐响个不停,坐在路边守摊的史依伯显得有些落寞。但只要接到活,便立刻会吸引不少人来观看——不少年轻人还是第一次看见绣补。有人好奇地问,年纪这么大了还能看得见这么细细的针线?是不是有什么养生秘诀?史依伯说,什么秘诀也没有,就是在一直劳动。
其实像这样的绣补艺人、绣补摊位福州还有不少。记者转了大半个福州发现,鼓东路有位余大姐手艺不错、省府路新华书店楼下、师大学生街师大医院对门均有绣补艺人摆摊。
不过如今福州正牌绣补艺人已经很少,剩下的大都是“杂牌军”。
“我儿子史依土现在跟着我一起摆绣补摊。”史依伯说,绣补在他家算是家传手艺,他已经93岁了,恐怕是福州最老的绣补艺人。儿子今年也61岁了,接下来谁能继承绣补手艺,他们心中也都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