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堆绣是一种运用“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的艺术,多用于唐卡制作,内容多以藏传佛教题材为主。珍藏在湟中县塔尔寺中的堆绣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闻名遐迩。
乔应菊:品牌意识极强的堆绣艺人
10月19日,在熙熙攘攘的湟中县塔尔寺步行街,记者一眼就看见了市级文化中心户乔应菊的小店———“锦绣轩”。时值正午,乔应菊顾不上吃饭,正与当地的一位堆绣艺人探讨堆绣技艺。小店里,堆绣作品《仕女图》《大观园》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传神;《梅兰竹菊》四条屏、《彩云追乐》色彩丰富、动感十足;而一些宗教色彩浓郁的唐卡堆绣则线条流畅、庄严肃穆。
乔应菊从小喜欢民间刺绣,1989年开始学习农民画,《高原冬鲜菜》《赛牦牛》等农民画作品屡次获奖。多年来,乔应菊在学习、创作农民画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1993年至1994年,她开始拜塔尔寺的艺僧为师,学习堆绣技艺,一个多月后,心灵手巧的她就学成了。由于做工精湛,她的唐卡堆绣作品迅即走俏市场。
慢慢地,乔应菊开始琢磨:唐卡堆绣有极强的民族性和宗教性,用做唐卡堆绣的技艺制作富有生活气息的工艺品,会不会使堆绣的市场更广阔呢?于是,她尝试着用国画的构图、配色技法,丰富堆绣题材,开发出的一系列堆绣工艺品很快便吸引了大量客户。乔应菊说:“虽然花鸟等内容在唐卡堆绣中也有,可我全是按国画的方法来制作,使得作品看起来笔法细腻,却不失堆绣的立体感和真实感。而动植物题材、反映农民生活变化等题材的作品贴近生活,更符合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正是善于创新、勤于思考,乔应菊的堆绣作品不仅被我省各县群众当成馈赠佳品,更是销往北京、天津、云南等省区。2005年,她的作品《唐蕃古道》以“民族大团结民间艺术品”被中宣部赠送给客人,并获得好评。
作为一名文化致富路上的先行者,乔应菊已是每年举行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的常客,而她带去的极富青海民族民间特色的堆绣作品,每每在刚摆上摊时便被“一抢而光”。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民,乔应菊不仅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实现了文化增收,更令人可喜的是,她对自己的作品要走品牌之路非常坚定。她说:“为防市场上有人冒充我的名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我的作品上都有我的盖章。对于在店里寄卖的作品,我都会明明白白地告诉客人,这是别人的作品。我不会因为人手不够就从外面收成品来卖,因为我深信,品牌的价值是无限的。”
保持本色的创新
湟中堆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湟中县汉、藏群众共同创造和传承,融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为一炉,具有极高的价值。它采用浮雕与刺绣巧妙结合的手法,具有较高的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与传统的唐卡堆绣不同,堆绣工艺品是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其工序有图案设计、剪裁、堆贴及个别图案部分上色等。一般来讲,图案设计环节主要以客人需求为主。勾草图最能考量艺人绘画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图案设计完成后,将各色布料比照图案剪裁、粘好,之后再填充以羊毛或棉花等,以使图案凸起,最后将各色布料图案堆贴在设计好的大幅布幔上,构成一组完整的画面,达到静中有动、生动传神、惟妙惟肖的境地。使画面产生丰富生动的立体感和织物特有的肌理感,达到浅浮雕式的艺术效果,表现力丰富。作品粗犷中显细腻,点滴中见绝妙,技艺精湛,巧夺天工。一幅堆绣可以说是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作品,极具艺术观赏价值。
2003年以来,为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堆绣艺术品市场化的脚步加快了,堆绣所使用的布料品种更加丰富,除了购买现成的布料外,可以通过染色来满足各种需求;堆绣题材已不再拘泥于佛教故事和佛教人物,在保持了古朴本质的前提下,民间传统吉祥图案、花鸟及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特色的题材,拓宽了湟中堆绣的创作空间,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而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的新产品堆绣中国结、挂历不日即将上市,定会使湟中堆绣的美誉度大大提高。
农村青年吃上“文化饭”
记者在湟中县职校发现,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村回乡青年的求学愿望,学校开设了职高层次的堆绣培训班,且这一特色专业已形成集教学、生产、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职校一边为广大回乡青年提供培训,一边在原唐卡、堆绣制作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圣域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学生和受训农民制作的产品通过公司销售到旅游纪念品市场。
今年22岁的聋哑姑娘梁玉清在这里学习堆绣制作技艺快两年了,因为有一定美术基础,她进步很快。通过手语交流,她告诉记者:“有了‘阳光工程’,我可以免费在这里学习堆绣技艺。相信学成后,我能养活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据湟中县职校校长吴增春介绍,本着保护、挖掘堆绣技艺和让农村回乡青年掌握一技之长的初衷,学校结合湟中县民族文化特色和旅游现状,开设了民间传统工艺培训班。目前,得益于“阳光工程”,除湟中县外,学校还招收了乐都、互助、兴海等地的学生。去年毕业的近三十名毕业生中,有一半被输送到青岛等地,月收入可达两千元;一半则留在学校办的文化传播公司,月薪也在千元左右,均实现了“文化打工”,这些农村青年吃上了“文化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