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重绣婺剧戏服的老人们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下午两点,徐裕国老人家的客厅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两张绣花的棚架上,徐裕国在一张棚架上放样画图,妻子郑桂茶和原金华市戏具厂的老同事朱彩仙一起,坐在另一张棚架边专心地刺绣。窗户边的墙上,挂着一件绣工精细但色彩已经暗淡了的旧戏服。
    三位老人均已过花甲之年,他们都是原金华市戏具厂的工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各地盛行演婺剧,婺剧戏服的需求量很大。最红火时,厂里职工有近90人。
    婺剧戏服品种繁多,服装独特,色彩搭配对比强烈,与其唱腔一样,粗犷、豪放、身袖宽大,盘龙、香草龙等吉祥物和水脚都有明显的风格。年轻时的徐裕国对这些婺剧服装爱不释手,一年时间里,他和师傅林文纲一起,画下了36幅不同的婺剧戏服图样。“文革”浩劫后,这36幅戏服图样,成为婺剧史上唯一一套较为完整的戏服资料。
    历经40多年的风雨变迁,如今,浙江婺剧团又恢复了勃勃生机,而徐裕国几经辗转保存下来的婺剧戏服图样也得以见了天日。2006年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婺剧戏服图谱首次公开展出。年初,这些戏服图谱作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备受关注;6月,婺剧服饰荣获“金华市十大工艺”称号。
    挂在墙上的这件旧戏服,正是老人40多年前的师傅们,花费百来工时,精心绣制的“贵妃醉酒”。据说,这件服装在1962年浙江婺剧团赴北京汇报演出时,曾受到梅兰芳的夸赞,称比他演《贵妃醉酒》时所穿的宫服还要漂亮。对婺剧充满感情的老人们开始了重绣婺剧戏服的工作,但原先厂里的老师傅大多已经作古,当年的同龄人也都上了年纪,家务拖累、身体不适,使得能来出力的人屈指可数。而年轻人又缺乏耐心,不能静下心来学这种费时费力的细心活,使得绣戏服的工作进度缓慢。
    但老人们坚信,无论如何,只要有人在做,这些特点鲜明的婺剧戏服就有可能完整地保存下去。
来源:金华新闻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