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边冲功夫茶边偷师 专访潮绣界“国宝级”工艺大师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客厅摆放着的《龙女献寿》,也是林智成喜欢的一个作品

 

林智成大师和他的得意之作《九龙屏风》。记者阮晓光摄

 

  岭南中国工艺大师足迹寻18

  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主要流派。林智成,是潮绣界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宝级”工艺美术大师。

  如今的林智成大师,已有87岁高龄,住在潮州市区西荣路的一个小区居民楼里面。近日,记者前来造访,林老正在照顾82岁的老伴做电疗。“没事就练练(画画),现在做护士。”林老笑着对本报记者说。老伴患有脑萎缩,林老每天要替她做好几次的电疗,冬天冷的时候还要换好几次暖水壶。

  我们的话题,也就从林老的老伴说起。林智成大师的老家在潮州市铁铺镇上,但他出生在泰国。9岁的时候,林老的父亲去世了,他便随母亲一起回到铁铺老家,并且跟继父一起生活。如今的老伴当时是孤儿,后来也到了林老的家中生活。而还只是13岁的林智成,早早离家开始去做学徒养家了。

  十多岁的林智成,走进了潮州西马路上的一家绣庄做起了学徒。这家绣庄,叫泰生绣庄。去做学徒的时候,林智成大师只读了两年书,就无奈辍学。“知道我去做学徒,老师到家说不要学费,让我继续读书。”林老说起离开学堂家里其实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日子过得太苦。

  “在泰生绣庄,第一个月只有4角的工钱,过了一年升到了一元,再过一年又涨到了两元钱。后来不给钱了,用米,一斗米两斗米。”林智成大师说的是上世纪40年代的光景。

  泰生绣庄的老板姓魏,会白描,客人定制的图案都可以画出来,然后再交给绣工去加工。跟很多潮州人一样,魏老板干活时也离不开功夫茶。十几岁的林智成,就在老板干活的时候,乖乖地在一边冲茶,然后端给老板喝。而潮绣,也是要先画出图案,然后再照图飞针走线。魏老板做的事情,就是做画稿。因为常常在一旁冲茶,林智成偷偷地学到了老板的功夫,等到无人的时候就自己偷偷来练。

  有一天,魏老板不在,碰巧有个客人到柜前要订货。其他的伙计都不懂把客人描述画成画稿,林智成这时候就自告奋勇出来试试——然后当着客人的面把画稿给画了出来,客人很满意地走了。“老板回来一看,咦,你也会画。”林智成大师笑着说,从那以后,他就成了泰生绣庄的当红学徒,魏老板也放手让他去画。

  “我一辈子只做潮绣,没有从事过其他行业。”在潮州市西荣路亨乐园的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智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概括自己的一生。

  今年,这位公认的潮绣大师已经86岁了。86年的人生路,接触潮绣就有74年之久。正是林智成,把那些过去多用于庙堂之中的潮绣装进了镜框,从而变成了挂屏艺术品,登上了大雅之堂;也正是他,观摩融合了苏绣的特点,巧心创造出了首个双面绣法的潮绣作品。正是这两次创新,使得潮绣走向了世界,也成就了整个潮绣行业的巅峰。

  入行

  13岁到绣庄当学徒偷学画

  记者陈正新

  实习生万顷摄

  大师简介:

  文/记者陈正新 实习生万顷

  通讯员童文彬

  林智成大师生于1922年。9岁时随母回国在潮州老家居住,13岁时进绣庄做学徒。早在1979年,林智成就被国家轻工部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家”,也就是第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1982年,《九龙屏风》获得了全国工艺美术作品百花奖金奖,是林智成大师事业的巅峰。2007年6月,林智成大师再次成为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的潮绣唯一传承人。

  突破

  潮绣入镜框广交会大卖

  刚成立合营抽纱公司,也慢慢开始接收来自海外的订单,特别是那些侨居海外的潮汕乡亲。那时候,潮绣还是一个乡土味很浓的手工活——做出来的潮绣多用于庙堂上和丧葬节庆的日子,还会用来做那些潮剧人物的戏服。慢慢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手工活显得单一了。

  是林智成大师改变了这种局面。大概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当值壮年的林智成“突发奇想”把一个做好了的潮绣装到了木头玻璃框里头——一下子,一件乡土气的手工艺品“摇身一变”,就这样变成了艺术品。

  “我们把这些东西送到广交会,一卖而空。”林智成说,当时把这种装在木头玻璃框里的潮绣做了几十件,然后带去了广州,结果一露脸就给卖光了。正是这简单的组合加工,却是一个大师的智慧的创造。

  巅峰

  双面绣造艺术品 两外国高官争抢金绣屏

  过去,潮绣的绣法只有单面绣。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天,林智成大师作为粤绣代表到苏州去参观交流苏绣加工。“当时,我在苏州看到有双面绣。我就想,我们(潮绣)也可以。”回潮州后,林智成就尝试去做双面的潮绣。结果,这一次的革新成为林智成大师对潮绣的另一个重大革新和贡献,在潮绣单面绣法基础上,增加了双面绣。

  把潮绣装进了木头玻璃框,潮绣开始可以变成挂屏挂在墙上供人欣赏。那么,有了双面绣法的潮绣,则开始使得潮绣可以制成屏风放到了地上。1974年,在一次参观故宫时,林智成大师被“九龙壁”上九条缠绕生动的飞龙深深地吸引了——回潮州后,林智成开始构思用双面绣法来制作一幅潮绣《九龙屏风》——这让他声名大振。

  第一幅《九龙屏风》,林智成做成绣稿后,集合了十几位优秀的绣工费时3个月才完成的。这个巨大的潮绣作品,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活计。为此,林智成大师和绣工们一起研究,发明了一些从没有过的绣法,最终制成了4米长、2米高的金线潮绣《九龙屏风》。

  《九龙屏风》,把远在故宫九龙壁上飞舞的9条巨龙以刺绣的模样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观者无不赞叹。1978年,历时4年制成的《九龙屏风》被送到了广州参加那一年的广交会,结果卖出高价。随后,很多复制的《九龙屏风》,常被送到国外展出。林智成告诉记者,有一次在叙利亚办展,这个屏风被当地的一个海关关长看上,结果意想不到,叙利亚的国防部长也看上了这个带有浓浓中国味的精美金色屏风。结果,两个人谁都不想割爱,最后还是多次商谈才由国防部长买去。

  作为“国礼”,林智成大师的作品频频出现在外交舞台上——他的一条双面潮绣披肩,还被赠予了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下期人物:

  人物瓷塑大师陈钟鸣

  72岁的陈钟鸣是潮州人,也是我国著名的陶瓷艺术大师,他的专长是创作瓷塑人物。陈钟鸣经历过学院系统学习,1972年试创第一件古装仕女作品后,震动了整个艺坛。以《金陵十二钗》等极富个人特点的古代仕女瓷塑不断出现,也成就了大师在人物瓷塑领域的地位。1988年,陈钟鸣成为了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趣事:

  年老“有”了第五个女儿

  林智成大师现在居住在潮州一个僻静的小区里,年纪大了,虽然还能作画写字,但是却没办法再去做绣了。

  可在三四年前,家里突然来了一位造访的女士。“她说她在绣一个潮绣,是《坛经》,碰到六祖慧能的头像不懂得怎么绣,就让我来教她。”林老告诉记者,当时,他就在进门的走道阳台光亮的地方,现场让自己的女儿在外头教怎么绣。而那林智成,就在一旁指点。

  “她在珠海,后来每次回到潮州都来拜访,还要认我做父亲。”林智成大师笑着说,“我有4个女儿,这就是第5个了。”这“第5个女儿”就是刘楚钿女士,现在也被认为珠海的潮绣代表人。

来源:广州日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