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源于青海省东北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那里是黄兰索的家乡。见到这位土族绣女的时候,正是奥运火炬在北京传递的第一天。之所以从青藏高原的大山深处走出,千里迢迢地来到首都北京,是因为黄兰索怀揣的一个梦想:将凝结着土族人民热情与智慧的盘绣展示给因奥运会聚北京的各国人民。
2006年由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1000多年来,盘绣以母女相传为主,也在姊妹、妯娌、婆媳之间传承。对于一名土族女子来说,刺绣是她们一生中的必修功课。黄兰索从12岁开始便跟着母亲学习盘绣,后来由于绣功高超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艺人。
两年多前,这位质朴的农家姑娘看到大街小巷挂满了迎奥运的标语和海报后,产生了“要让世界知道、了解我们的盘绣”的想法。经过一年多的准备,黄兰索带领家乡的160多名姐妹耗时7个月绣制完成了一幅高1.5米、长10米的盘绣作品。载歌载舞的56个民族同胞的形象,栩栩如生的雪域高原上的花鸟鱼虫,福娃、中国印、五环标志等奥运元素,配以十字绣、盘绣、平绣、拉线绣、大字绣等多种传统技法,表达出高原土族绣女对北京奥运的深深祝福。
然而,黄兰索并不知道将礼物献给奥组委应当经过怎样的程序。就在她们终于完成这件作品的时候,却发现奥运会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赠送的可能性十分渺茫。“这个盘绣是56个民族迎奥运,我一定要带着它到北京!不管怎样,只要能让各国朋友看一眼我们少数民族做得那么好的东西就行了!”怀揣着这样质朴而美好的梦想,黄兰索和同伴毅然决定到北京,寻找展出的可能。
几天尝试未果之后,黄兰索突然想起了她的一位老乡,同样来自青海省的藏族唐卡艺术大师娘本,两人曾在以往的展会上有过多次接触。忙于布置祥云小屋的娘本看到黄兰索的盘绣后,对她说道:“这么好的作品如果没办法展出的话就太可惜了!”可是,如此“巨大”的一幅作品是难以摆放进祥云小屋的。在娘本的帮助下,黄兰索联系到了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的相关领导,那里正在举行“奥林匹克之旅——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
随后,记者拨通了娘本的电话得知,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的领导认为这幅盘绣是件难得的艺术佳品。博物馆这两天正在做内部调整,争取尽早使这幅作品与观众见面。
来源:文化传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