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茂县人杨军精神振奋,2009年在他心里是难得的“羌绣产业年”:有姑姑的一双手,和“羌寨绣庄”的新名声,废墟上兴起的全新羌绣产业链,将带动灾区绣女走上致富路。
杨军的姑姑就是入选“四川省十大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的李兴秀。截至今年春节,绣庄的震后销售收入已超过10万元,700多名绣工跟着李兴秀闯市场。
传承路 塑料篷下开工
羌绣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随着四川旅游的大发展而进入市场的。2004年,已经做了14年绣工活的农村妇女李兴秀,发现绣品很受游客的喜爱,萌生了将绣品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念头。她与杨军在茂县县城开办起年产值百万元的“羌寨绣庄”,由公司设计图样,汶川、理县、北川等地3000农户共同提供半成品,最后由公司自有绣工进行加工。
地震前,李兴秀和大儿子在成都、北川、茂县、九寨沟、理县共开了5家羌绣旅游工艺品销售店,“我们有些产品甚至通过网络卖到了东南亚。”杨军说,这样的“产销一条龙”被地震无情打碎,绣庄一下子损失380万元。
灾难毁了羌绣的产销,但民间艺术传承不能断!2008年6月18日,在茂县县城岷江边的空地上,李兴秀和女儿以及几十位徒弟在自己搭建的100多平方米的塑料篷下,在震后开绣了。
塑料篷下绣出的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正好表达感恩之心。据杨军介绍,绣女们赶绣的1200多双鞋垫和800多双羌族云云鞋,赠给了帮助灾区的好心人。
在恢复生产过程中,随着救援人员的撤离,羌绣很快“铺”向全国各地,大大提升了知名度。杨军和李兴秀在震后第一次有了忙的感觉。
两个月后,绣庄的作坊搬进了板房,生产加工在几十平方米的板房内进行,羌文化传承开始跨入新天地。
重建路 “帮扶计划”引来大市场
2008年6月14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展示活动,主办方想到了李兴秀,可她急切间拿不出好的作品,“那你就从废墟里找几件来吧,同样珍贵!”失落中的李兴秀大受鼓励。
“羌绣帮扶计划”重新激起了李兴秀的产业雄心——7月24日,一项为期3年的“羌绣帮扶计划”宣告正式启动,在中国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个从普通羌绣人家到现代市场的完整产销链条即将建起,现代企业的运营标准,开始推动羌绣的传承与产业化进程。
在启动仪式上,就有6家企业与帮扶中心签署意向性订购协议,订购羌绣时尚腕带、环保袋等价值数百万元。“以前我们的羌绣都是自产自销,现在有了指导,有了详细的市场规划。”李兴秀介绍,“帮扶计划”中有专门的羌绣创意开发团队,会紧跟市场推出产品。
有创意、有策划、有推广,羌绣的市场大了,生产规模一下子显得小了,“在板房内生产场地太小,七八十万元的3个订单我们都放弃了!”杨军惋惜地说。
2008年10月,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杨军的绣庄面向全国招揽合作伙伴:总投资2827万元,招商引资额是2698万元。合作意向纷至沓来:上海投资商马不停蹄赶到茂县现场考察,随即返回上海制定合作计划;重庆投资商不断打电话来,要求招商项目说得更具体一些……
这个冬天,杨军忙得不可开交。“市场之门已经大开,我们等着大展拳脚!”
致富路 羌绣是就业好方式
市场有了,还缺绣女。杨军重新联系了不少茂县当地农妇拿起针线,“我们不仅是在为自己绣一条致富路,也是在为羌绣绣一条传承路。”
“这里用红线,针脚稍微密一点。”坐在厂房里,王生琴与同事讨论小马褂的针法。当上绣庄的正式绣工,40多岁的王生琴对生活多了美好期待。
去年6月底,绣庄恢复生产消息传到茂县土门乡村民王生琴的耳中。她想,余震频繁,农活难做,自己又右腿残疾,何不到绣庄去提升一下羌绣技艺,多门手艺?于是她决定试一试当绣工。
走进“羌寨绣庄”,王生琴才发现,自己以前凭爱好绣出的东西,离公司的成品质量还有着一段距离。于是,她每天白天在公司受培训,晚上回到板房反复实践,半个月后,她已技法熟练,顺利成为一名正式绣工。
“现在没有以前务农那么辛苦,每个月能领到800元左右的工资。”说起现在的生活,王生琴脸上洋溢着幸福。她告诉记者,自己就盼着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羌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我要绣出更多更美的羌绣。”
王生琴的经历,正体现了“帮扶计划”的主旨——羌绣不仅是应该传承的民间艺术,应该开发的产业,也是灾后重建中拓展民族地区妇女就业的一大门路。“帮扶计划”将在3年内实施一系列培训计划,争取为15000名羌族妇女找到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