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绣堪称“国宝”
在上世纪80年代,扬州刺绣曾经辉煌,扬州的发丝针、无痕线天下闻名。扬州刺绣大师只要坐在家中,就可以卖出绣品,每年仅扬州绣品厂就能够卖出100多万元的绣品。
记者在卫芳大师的工作室中看到了传闻中的扬绣针,长度大概10厘米,针眼几乎很难看到。卫芳大师介绍说:“这还不是最细的针,有的针只有头发丝一般细。”除了针出奇,扬绣的线也是天下闻名,大多数绣品都是拿一根丝线的三十六分之一进行绣制的,一些细微部分甚至高达四十八分之一。几乎看不到针脚,就好像用毛笔画在丝帛上一般,因此又被人称为无痕针。几年前,冯骥才看到扬州工艺美术大师陆淑娴的扬绣《麻姑献寿》时,称赞说:“扬州刺绣真是国宝级民间艺术。”
扬绣遭遇生存困境
如今的扬绣却遭遇到了生存危机,人才流失、经费紧张造成了扬绣被四大名绣远远地抛在后面。据了解,目前扬州刺绣大师的工资只有千元左右,扬州刺绣研究所只有十多个工人,扬州绣品因为色彩单调、构图陈旧在市场上乏人问津。
去年,扬州刺绣到广东岭南会馆展销时,扬州刺绣被很多人称赞,但是购买者却寥寥无几。有关专家表示,扬绣价格太贵、成本时间太长、刺绣创作者本身构图难以突破等瓶颈,严重制约了扬州刺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扬州绣品厂培养出来的一批刺绣大师纷纷退休,扬绣未来让很多人揪心。
培养人才叫响扬绣品牌
卫芳是上世纪80年代扬州绣品厂培养出来的刺绣大师,也是这次10名扬绣学徒工的师父。她说:“扬绣要发展,必须要有人愿意学。要留住人才,首先要让这些孩子看到扬绣的未来。”
扬州刺绣研究所所长认为,要叫响扬绣品牌必须创新,要让扬州的绣品在保存传统的基础上,走上市场化道路。苏绣能在四大名绣中异军突起,就是很好的例子。苏绣在发展的过程中将精品战略和批量生产进行结合。大师积极地进行创新,吸取了湘绣、粤绣、蜀绣和外国刺绣的特点,将其融入到苏绣的传统中,变为现代刺绣的新特色。同时在乡间,一个个家庭刺绣作坊做出的大量廉价的刺绣品被送往全国的景点出售,苏绣的名气就在两条腿走路中被不断扩大化。
让人欣喜的是,扬绣的革新正在进行中。去年,卫芳融合写意绣枯笔勾勒和油画透视造型艺术创作了《醉酒》,扬绣旅游纪念品项目正在运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