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来自甘肃省庆阳市的两位民间艺术大师带来的几千件香包刺绣作品,开展不久就被观众争购一空,场面空前火爆。许多没能买到的观众还在不停地向旁人打听:这么精致漂亮的东西是哪儿生产的?在哪儿能买到?在人们的口中,不断重复着一个以前并不怎么熟悉的地名———甘肃庆阳。
追随着小小而美丽的荷包,我们走进了甘肃庆阳,结识了那些用五彩丝线绣出美丽的农村妇女和执着于传统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人们……
从远古农耕文化中走来
庆阳香包古时称为“香囊”,俗称“绌绌”,多由妇女在农闲时制作,作为亲友邻里间表情达意而互赠的礼品。
甘肃庆阳市坐落在我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这里有黄土层厚达200多米的董志塬,是全世界黄土层最厚、面积最大的一块黄土残塬。由于受到亿万年前自然洪暴冲刷,这里山、川、塬、峁、岭、梁、沟壑错落相间,形成一幅独特的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画卷。
这里也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不 、鞠陶、公刘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赋予庆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绚丽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香包刺绣、道情皮影、剪纸泥塑、唢呐民歌、陶塑石雕……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庆阳独特的文化魅力。而其中传播最广泛、影响最深厚的当属香包绣制技艺。
庆阳香包古时称为“香囊”,俗称“绌绌”(注:“绌”是缝制香包的一种针法),多由妇女在农闲时制作,作为亲友邻里间表情达意而互赠的礼品。每到端午节,孩子们身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香包绣品;特别是娶媳嫁女、生日满月、节日庆寿等活动,更是香包绣品的大展览。
“香包刺绣其实是在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在劳动人民绣制衣服、荷包、垫肩等生活用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庆阳市文化馆馆长杨玉龙告诉记者,过去农民经常挑担而行,为了保护肩膀和衣服不被磨损,经常绣制一种垫肩垫在肩膀上。还有人们日常使用的鞋垫、袜子、烟荷包等生活用品,也常常装饰有精美的绣花纹饰。这些绣花纹样传递的是一种文化信息,有着很好的寓意在里面。东西赠与的对象不同,采取的纹饰也千差万别。比如妻子绣给丈夫的鞋垫上,经常会绣上一个“正”字,寓意丈夫要“走正道”;如果丈夫出门做买卖,妻子就会在鞋垫上绣一些铜钱的纹样,寓意“发财”。
既然是从绣制日用品而来,那么为什么要添加香料,而且还要在端午节时佩戴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杨玉龙笑着解释道,“这也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来的。过去,庆阳人大多住窑洞,每到端午节前后,各种毒虫、害虫复苏,危害人们的健康。而香包里采用的各种中草药香料可以起到防避蚊虫、消毒杀菌的作用。尤其是端午节时,有小孩子的人家都要缝制香包给小孩带上,可保护小孩健康成长。”
据杨玉龙介绍,庆阳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传统由来已久,出土于华池县双塔寺的金代香包距今已有千年。
“虽几经沉浮,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都没有把香包作为商品来制作和开发,而是主要作为馈赠亲友、寄托情感的物品。香包刺绣的技艺也只是家庭式的传承,母传女、婆传媳。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一些比较有眼光的农户在每年端午节前后趁势而上,自觉不自觉地从事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庆阳香包这才逐渐走向市场。”杨玉龙说。
刺绣手艺催生“炕头经济”
由于大部分生产过程是由农妇在炕头上完成的,所以这里以香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也被形象地称为“炕头经济”。
世纪之交,以香包为代表的庆阳民俗文化产业逐渐繁盛起来。一些善于闯市场的文化人开始注意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自发创办一些生产公司和营销公司,香包民俗文化产业日渐兴盛,还形成了“锦绣坊”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一条街,于是记者专程赶去看个究竟。
“锦绣坊”规模并不算大,但几家规模较大的香包生产和营销公司都集中在这里。除了香包外,这里还有经营皮影、剪纸、雕塑等许多店面。走进一家名为岐黄民间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店面,记者一下子置身于香包和绣品的海洋。屋顶悬挂着宫灯式样香包和五彩缠线粽子,窗边高高地推放着老虎枕头,展台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绣花拖鞋,还有绣花枕头、肚兜、老虎鞋、挂饰……让人目不暇接。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公司经理刘兰芳兴致勃勃地谈起她和丈夫张仁民办公司的经历。原来,张仁民从小就痴迷民俗收藏,小到香包、鞋子、衣服,大到家具、农具,凡是能反映庆阳传统农耕文化的东西,他都要收入囊中。但是长期的收藏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不是工薪收入的他们所能承担的。2002年,庆阳市举办了第一届香包民俗文化节,这给张仁民夫妇提了个醒:如果发动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来绣香包,再卖到大城市,肯定会大受欢迎。不仅能继续为自己喜爱的民俗收藏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能将庆阳香包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开始走村串户,发动农民制作香包挂件,做好后用现金收回来,再卖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刘兰芳说,“做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了问题:因为每个人做出来的颜色、大小和规格都不同,如果有人要批量订货,我们就没办法完成了。”于是,他们在2005年开办了加工厂。
“加工厂成立后,当时我们做的是挂件,还有一些小的装饰品。后来就有好多人问我们,说这些东西能干什么用?我们就说这是用来作为室内装饰,或是作为礼品赠送的。他们说这些不实用,很难打开销路,你们要做实用性的东西。于是我们就开始主要做绣花鞋。”刘兰芳说。
为了能使产品设计更加凸现文化韵味,刘兰芳专程来到北京,拜一位名叫王冠琴的绣花鞋制作高手为师,这位老
师能根据古典文学中的描述制作出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绣花鞋。大半年的学习过程,让刘兰芳受益匪浅。
有了拜师学艺的基础,再加上丈夫收集来的上千件来自庆阳民间的古旧绣品,给刘兰芳在设计上带来了无限灵感。她与丈夫潜心研究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设计出的新娘上轿鞋系列、小孩老虎鞋以及龙凤绣花拖鞋等产品广受市场欢迎,行销北京、上海、银川等10多个大城市,每年能销售几万双。
刘兰芳最得意的是她的产品不仅可以称得上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且还能反映出庆阳当地的民俗风情。她随手拿起一双新娘上轿鞋向记者介绍,“我们的鞋底是用麻绳纳的疙瘩底,而且鞋底图案非常有讲究:纳成流水形状的叫‘细水长流’,新娘穿上这种上轿鞋,能给婆家带来财富,而且会过日子,能细水长流。鞋帮上绣的牡丹象征富贵,蝴蝶与牡丹组合起来叫‘蝶恋花’,象征夫妻恩爱、地久天长。可以说我们制作的每一件产品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顾客买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新奇的文化体验。”
在生产方式上,刘兰芳的公司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形式,也就是产品设计与质量由公司把关,具体加工程序可以由员工在家完成,计件薪酬。这是因为员工大多是农民,他们可以在农闲时间完成工作,既不耽误农活,又贴补了家用,一举两得。这种形式一方面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避免了公司因占地较多而增加生产成本。由于大部分生产过程是由农妇在炕头上完成的,所以这里以香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也被形象地称为“炕头经济”。
“现在的年轻人都愿意出门去打工,很少会这种刺绣手艺了,所以许多家传的手艺都渐渐失传。但是,自从2002年举办了第一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鼓励扶持下,许多生产和营销公司纷纷成立,带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像我们有1000多人专门为公司制作绣品。我去年统计过,收入多的每月能拿1000多元钱,作为农闲时从事的副业,在我们这儿算是不少了。”
刘兰芳指指窗边认真跟师傅学习刺绣的年轻女孩说,“现在好多女孩子都愿意到我这儿来学做鞋、做香包,不比在外面打工的收入少。”
庆阳的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全市从事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生产的从业人员有15万,组建的各类公司有110多家,年产值达到1.5亿元。一个小小的香包就带动起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这说明传统文化产业是大有可为的。
皮影雕刻艺术后继有人
随着当地民俗文化产业的兴起,皮影的雕刻技艺逐渐从这一古老艺术形式中剥离出来,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在庆阳市,除了扬名海内外的香包,还有一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艺术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那就是环县道情皮影,特别是由道情皮影衍生而来的皮影雕刻艺术,近几年正逐步向产业化发展。
道情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道情是指皮影表演过程中艺人口中的说唱方式。由于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地广人稀、条件恶劣,许多村庄直到前几年才通上电,一直以来道情皮影都是这里老百姓主要的娱乐方式。
近年来,随着当地民俗文化产业的兴起,皮影的雕刻技艺逐渐从这一古老艺术形式中剥离出来,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环县龙影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皮影加工与销售的龙头企业之一。
龙影公司成立于2002年,经理李雅萍从小受到爷爷雕刻皮影的影响,对皮影雕刻技艺非常着迷。2002年首届环县皮影艺术节后,她毅然放弃了收入丰厚的家电生意,改做皮影。在当地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成立了龙影公司,并注册“龙影”商标作为产品品牌。如今龙影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140多万元。
据李雅萍介绍,目前龙影公司吸引了许多县里的皮影雕刻大师在这里工作,其中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人高清旺。在龙影公司,他们都有自己单独的工作室,以保证创作不受外人打扰。
47岁的高清旺从17岁开始就在皮影表演的间隙跟着师傅学刻皮影,从事这一行已整整30年。“以前只是在农闲时才做做皮影,而且一般卖给表演皮影戏的艺人,根本没想到以后会拿它当饭碗,更没想到把它做成艺术品能这么受欢迎。”高清旺告诉记者,除了农忙那几天,自己现在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皮影,有时女儿还能给他帮帮忙,这样算下来一年能有4万多元的收入。“在环县这个地方,做个小买卖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呢!”高清旺对自己的收入很满意。
在另一间工作室里,一位年轻女子边听音乐,边用针笔在一张牛皮原料上过样子,也就是将半透明的牛皮蒙在设计草图上描出边线。李雅萍介绍说,“这是我们这儿的大学生艺术家,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的陈玉玲。”
陈玉玲告诉记者,她从兰州大学毕业后,也曾有过几份工作,但总觉得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结识了李雅萍之后,她发现自己的兴趣原来在从小就耳濡目染的皮影雕刻上,“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兴趣带给陈玉玲旺盛的创作灵感,她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大胆改造,设计出的“金陵十二钗”系列,人物面容俊秀,线条飘逸灵动,尤其是林黛玉和王熙凤,每次展览展销时都是最先被抢购一空的产品。
在庆阳,香包绣制、道情皮影、剪纸等众多反映当地民俗风情的艺术形式都被纳入了当地民俗文化产业的范畴,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与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密不可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市场引导促开发,把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与群众增收紧密联系起来,使群众在政府引导和利益驱动的双重作用下,积极投身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湘波说。
韩湘波告诉记者,除了扶持龙头企业、通过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搭建平台外,庆阳市还正在建设一个投资过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融香包的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香包产业城。届时,一些比较有实力的民俗文化产品生产经销商都将聚集于此,生产资料、设计人才、配套资金等各种相关的资源将实现最大限度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