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镇湖:暮色深深访“绣娘”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图为水墨画太湖风光

  姚慧芬在为外国游人展示绣技

  朱寿珍正在创作绣品

  镇湖坐落于水天共色的太湖之滨,距离苏州市区20多公里,是个白墙黛瓦、碧水环绕的别致小镇。据说,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是一片“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巧习针”的兴旺景象。目前,镇湖有绣女8000多人,镇上有一条1600多米长的“绣品街”,300多家绣庄比肩而立,精美绝伦的绣品远销海内外。

  曾经有人这样感叹镇湖的人文景观:“所有的店铺都是大门洞开着林立于街道两侧。站在绣庄的门外向里面看去,几个端坐在绷架前飞针走线的女孩并不抬头。她们专注于手下的丝线和画稿,对外人的到来仿佛视而不见,安静到有几分淡漠。即使走到她们身边,她们也不过抬头看上你一眼,之后马上埋头刺绣。在酷热的天气里,她们甚至是不出汗的。看着才不过十六七岁的小姑娘颀长的脖颈和高高盘在头顶的乌黑长发,感觉到的竟是暑热正在渐渐消退,干爽从心底慢慢弥漫,止水无波,清凉自来……”

  绣出来的好日子

  见到朱寿珍时,眉清目秀的她身着旗袍站在自家绣庄门前,在溽热的暮色中显得亭亭玉立,端庄素雅,让人耳目一新。

  朱寿珍是土生土长的镇湖人,父亲是位勤劳的农民,母亲做了一辈子“针线活”。“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对刺绣产生了兴趣。有一天,我央求姐姐:让我做一只蝴蝶吧!姐姐问我:你行吗?我说行。结果,我连针都不会拿,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手指扎出了血。可后来,我还是做好了3只蝴蝶,很好看的!”说起这段往事,朱寿珍的脸上漾起幸福的笑容,因为那3只蝴蝶,她从此与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寿珍说,那个时候,做刺绣的人很辛苦,日复一日绣成的鞋面、手帕、被面、枕套、香囊等绣品只能换取一点白米钱、香油钱。最苦的时候,绣一张鞋面只能挣3块钱。可即使这样,女人们仍然依靠刺绣这种传统的“女红”挣钱养家。毕竟,在家里“做生活”,比起下田劳作还是强很多。

  23岁这年,文静漂亮的朱寿珍嫁给了帅气能干的陈建明,小两口决定成立自己的绣庄。不久以后,镇湖的“绣品街”上出现了“珍艺刺绣艺术工作室”。工作室占了3层楼,装潢得很有艺术氛围。名字是朱寿珍起的,她说她很喜欢珍贵的艺术,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成为刺绣艺术中的珍品。她的这个美好愿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变成现实。

  她曾完成过一件让自己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的作品。那是2003年,为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苏州有关方面决定用“苏绣”绣制一幅毛泽东的绣像,赠送给湖南韶山的“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他们在镇湖8000名“绣娘”中反复筛选,最后选定朱寿珍担纲主针。

  漫漫300多个日夜在朱寿珍的一针一线中过去了。她用了56组色彩、27万多米丝线,使一代伟人的形象再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那双洞察四海风云的眼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双手,甚至衣服上面的皱褶、皮鞋边缘的尘土,以及毛泽东所坐的藤椅上修补过的地方,都被朱寿珍和她的学生用灵巧的绣针、配上各色丝线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让有幸欣赏到这幅苏绣珍品的人叹为观止。

  年幼的“绣娘”和爱笑的妈妈

  天色越来越暗,眼前的镇湖开始展现它灯火斑斓的景象。五彩缤纷的“绣品街”上,虽然少了许多行人和车辆,但多数店铺依然大门洞开。“琴芬绣庄”的门前,有个小女孩正追赶着满地飞奔的小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女孩的可爱神态,让我们想起了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句。

  小女孩是这家绣庄女主人姚惠芬的女儿。别看稚气未脱,却已有不短的“绣龄”,表演起刺绣来,像她妈妈一样专业。据说,她5岁那年曾经绣过一幅漂亮的作品,画面上有一只小风筝,还有荷花和蜻蜓。她为自己的作品找了一个买主——她的爸爸。她把这幅绣品卖了5元6角钱,正好可以买一瓶她爱喝的乐百事牛奶。

  小女孩又一蹦一跳地追赶小鸡去了,留下了她的妈妈姚惠芬。谁能想到,幼年时的姚惠芬和妹妹姚惠琴,几乎也是这个样子呢!姚惠芬姐妹俩不到10岁就开始学绣花。趁母亲烧饭和洗衣服的工夫,两人会偷偷地爬上绷架,小心翼翼地绣上几针。那时,她们只是觉得绣花好玩儿。等到她们的母亲有心让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做生活”时,她俩几乎无师自通,绣技已经达到十分完美的地步。

  姚惠芬说,17岁那年,她看见苏州刺绣厂有一幅《蒙娜丽莎》的绣像在展出,一下子愣在那里。绣像是那么逼真,甚至连嘴角那一丝神秘的微笑都绣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她被震撼了。“我是个乡下女孩子,过去见过的都是一些民间的小工艺品,而且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创造性,看来看去看多了,也就不觉得苏绣是一门艺术。自从看到那幅《蒙娜丽莎》的绣像以后,我才发现,苏绣还能绣出这样的人像,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就在同龄的姑娘们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的时候,姚惠芬悄悄地离开了村庄,来到苏州市区,一个人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住了下来。她要在这里拜师学艺,她不愿像老一辈那样仅仅是为了生活而刺绣,她要为了艺术而刺绣。

  她终于拜到了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刺绣艺人、在苏绣艺术领域享有崇高威望的牟志红老师门下。在牟老师的记忆当中,有这样一件事情:一个酷热难耐的日子里,牟志红去给姚惠芬上课。一进那间小屋,牟老师就呆住了,只见姚惠芬汗流浃背地坐在绷架前“闷绣”,身边放着一盆凉水。热得顶不住时,姚惠芬就用凉水浸脸。牟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顾不上擦去眼角的泪珠,立刻回家,叫老伴给姚惠芬送去一台电风扇。

  后来,妹妹姚惠琴也到苏州学习。不久,她们的绣品上北京参展,一举夺得首届全国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赛刺绣一等奖。她们代表的,已不只是苏绣文化的传人,她们已成为苏州十万“绣娘”中的佼佼者。  

  “绣娘”斟的酒也甘醇

  天完全黑下来,采访该结束了。热情好客的镇湖刺绣协会会长张锦峰要尽地主之谊,邀请我吃晚饭。同桌的除了朱寿珍和姚惠芬外,还有朱寿珍的先生陈建明。

  张锦峰会长告诉我,镇湖刺绣销售总收入曾经达到4.38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200元。目前,全镇人人有工可做,因此民心稳定,社会安定。他还无比自豪地说,在国外举办的“中国苏州传统工艺精品展”的“苏绣展室”里,陈列的几乎都是出自镇湖“绣娘”的作品。虽然大多数是反映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但给人的视觉效果迥然不同。有的犹如精致的摄影作品,有的像是小巧的中国传统工笔画,而有的又如同一幅正宗的欧洲油画。“绣娘”们的以针作画、巧夺天工,让外国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席间,朱寿珍和姚惠芬起身向我敬酒,我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从酒中,我品到了“绣娘”的艰辛,也品到了她们的幸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