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图为:聪明能干的丈夫为刘寿仙特制绣花工具。
图为:刘寿仙在向姐妹们传授绣活针法。
图为:刘寿仙的绣活品种多得很呢!
本报记者毕云通讯员王霞刘伟万红燕摄影:记者尚炜
出场人脸谱
刘寿仙,女,46岁,红安县太平桥镇人。今年2月,她作为红安绣女的杰出代表,赴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今年1月14日,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湖北红安县,参观李先念纪念园、李先念故居,并在当地访问农户、发表演讲,当地政府将红安绣花鞋垫作为礼品,赠送给卡特夫妇,卡特夫妇当作珍贵礼物欣然接受。
今年2月9日至23日,红安县太平桥镇居民刘寿仙作为红安绣女的杰出代表,在北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刘寿仙10来岁时就学会绣鞋垫了。那时,她还不知道美国在哪里,也没幻想过有一天国家领导人和她握手,更不可能想到小小绣花鞋垫能跟美国总统扯上什么关系。
如今,她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事,都成了现实。
近日,我们在红安县太平桥镇刘寿仙的家里,见到了刘寿仙及跟她一起做绣活的几位巧手“绣娘”。
“我只是其中一个幸运儿”
“二龙戏珠”、“双鱼戏水”、“蝴蝶戏菊”、“喜鹊登梅”、“双鹤踩莲”……刘寿仙家的二楼,陈列了几百双绣花鞋垫,没有一双是重样的;还有些虎头鞋、戏剧服饰、小孩抱裙(北方称“屁帘”)等,像个绣品展示室。
我们去的时候,刘寿仙正跟几个姐妹在楼上做绣活。
“这么多呀,真漂亮!”记者眼晴发亮,兴奋地“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我这里只能算个家庭陈列室,县文化馆里的展厅,那才叫大呢,几千件展品,是从全县征集来的。我们红安很多女人都会绣花呢,我只是其中的一个,被幸运地派到北京去参展。”刘寿仙很谦虚。
在场的县文化馆馆长王霞介绍说,红安绣活,有一百多年历史,民间素有“黄安(即今红安)无女不绣花”之说,红安绣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寿仙确实只是众多传承人中的一个代表,今年2月之所以选派她去北京参展,是因为她很特别,是远近闻名的巧手,又有些文化,表达能力强。
其实,“黄安无女不绣花”,那是从前,现在,像刘寿仙这个年纪会做绣活的女人,并不太多,否则,红安绣活也不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了。目前,红安全县60多万人口中,会这门手艺的,只有200多人。刘寿仙告诉记者,她会做绣活,得益于奶奶和姑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做得一手好绣活的奶奶逼她和姐姐妹妹学绣花,说女孩子不会绣花将来嫁不出去的。但奶奶老了,眼睛不行,教不了她们,而母亲从小在上海长大,抗日战争期间为躲战乱才逃回红安老家,根本不会女红。刘寿仙和她姐姐便跟着姑妈学绣花。刘寿仙说,姐姐今年60岁了,住在武汉青山区,绣活比她做得还好,妹妹不肯学,所以至今不会。
因为会绣花,她嫁了个好老公
没想到,奶奶的那句话,还真有些道理,刘寿仙嫁了个好老公,竟然与她的一手好绣活有关。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刘寿仙在公社楚剧团里唱了3年戏,是当红青衣。为了省钱,戏服都是自己做,刘寿仙的绣花技艺就派上了用场。她自己做的戏服,一点不比买来的差。那时候,这个心灵手巧、模样俊俏的青衣,不知被多少小伙子惦记呢。
公社供销社有个叫刘顺松的男人,脑子好使,手又灵巧,是远近闻名的能人,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他不会修的。他还搞过多项发明,因此上了当时的《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呢。刘顺松经常被叫到公社楚剧团来帮忙调试、维修音响。巧手人喜欢巧手人,一来二去,刘顺松看上了戏唱得好、人长得好、手又灵巧的刘寿仙。
刘顺松在单位很受重视,单位领导亲自出马,去刘寿仙家说亲。刘寿仙的父亲非常青睐聪明能干的刘顺松,但刘寿仙死活不愿意。因为,刘顺松比她大了整整一轮,而且又是离过婚的,自己一个黄花大闺女,追求的人多着呢,怎么甘心嫁个二婚男?但父亲的话一言定乾坤,这样的好男人不嫁,你会后悔一辈子的。最终,刘寿仙听从了父亲的安排。
眼前的刘寿仙笑眯眯地对记者说,当初幸亏听了父亲的话,嫁了个手巧的好老公,家里就像有个万能的修理工。她绣花的很多工具,像割绒刀的把子啊、刮刀啊,都买不到现成的,统统是老公亲手为她做的。
跟刘寿仙手巧嘴也巧不同,刘顺松手巧嘴却不算巧,说话还有些羞涩,他说:“这个家,她主外,我主内。”
主外?县文化馆馆长王霞介绍说,刘寿仙不仅会做女人的绣花活,还能像男人那样当“包工头”,前两年还在建筑工地上叱咤风云的,现在她回到家里安心做绣活,是为县里的“非遗”工作做贡献呢。
女包工头,鞋垫拿到工地绣
刘寿仙看上去秀秀气气的,怎么也看不出来,她竟然做过4年的建筑“包工头”。2002年,她带着60多名民工在陕西省做高速公路护坡工程,当时整个工程有200个多个承包老板,只有她一个女人,每次总承包方组织他们这些“包工头”开会,她就成了众人瞩目的一道奇特风景。“女人当包工头,会有很多麻烦吧?”记者好奇地问。
刘寿仙笑着说:“蛮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觉得一点不麻烦呀。我很会用人,给小队长们交待好了,自己不用经常上工地,我也不拖欠民工们的工资。那时候,在工地,一闲下来,我就拿出鞋垫来绣,打发时间。绣花是我的一个精神寄托,就像你们文化人看书一样。”
前几年,刘寿仙还带着一群民工在武汉江夏做了两年建筑。直到2004年,县里开始了红安绣活的“申遗”工作,当时的县文化馆馆长陈敬权和副馆长王霞,打听到刘寿仙有一手好绣活,亲自前往太平桥镇寻找刘寿仙,刘寿仙才以“申遗”大局为重,放弃了做包工头,回到家里拿起绣花针,带领一帮会做绣活的姐妹,做起了专职的“绣娘”。
刘寿仙爱说爱笑,是个活泼开朗的女人,她说心里装有两个梦想:一是想写一本自传;二是把自己能想出来的3000多个绣花图案都画出来,出一本书,这也算是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出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