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招惠珠
年龄:47岁
标签:刺绣40年,精通南庄刺绣各种工序
一根绒线用手指搓开,拣出两三根细纱穿入绣花针。随后在花夹夹住的白布上下分针。十分钟后,才用一个颜色绣好一片花瓣的边。
这样绣花,47岁的招惠珠持续了40年。
本报5月12日刊登了《非遗普查发现清代刺绣村》一文,其中提及“井深村清朝时每家每户都会刺绣,但现在拿起绣针的已无一人”。作为南庄刺绣105岁掌门人梁勿想的“徒孙”,这篇报道勾起了招惠珠招收徒弟的愿望。近日,她致电禅城区非物质遗产办公室,正式申请要当南庄刺绣传承人。
10岁开始绣花挣工分
招惠珠的妈妈是梁勿想的徒弟,从小,她就看着妈妈刺绣。7岁时,招惠珠成为妈妈的帮手,到了10来岁,她已能在溶洲刺绣厂接活,像大人一样挣工分。
招惠珠回忆,上个世纪70年代正是溶洲刺绣厂的鼎盛时期,厂里从广州状元坊拿到订单,画好样稿交给女工做好收回,再连夜赶车搭船回广州交货。南庄井深村90%的女人都以刺绣为主业。
刺绣是一件费时且很需要耐力的活。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村里刺绣的女人逐渐外出打工。招惠珠也在一家砖厂找到工作,不过晚上回家她还是会“挑灯刺绣”,每晚3小时雷打不动。
生命与刺绣融为一体
刺绣让招惠珠年纪轻轻就开始戴老花镜,也在她的双手上刻下烙印,拇指和食指上全是老茧,左手食指还有不少针眼;冬天北风大时,她常因手指捻不开线团而不得不“罢工”。
“那时是为了多挣钱。”招惠珠说。不过,上个世纪90年代,不需要靠刺绣养家时,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扔不下这个手工活了。
没有刺绣的时候,招惠珠“经常看电视时就转向看着墙上装帧的刺绣发呆。”一旦开始绣花她就变得非常沉静,“什么都不用想”。到现在,招惠珠只要有时间就会捏着针绣出花卉鸟兽,偶尔也会接到广州、深圳等地的订单赶活。
抢购百斤绒线绣到60岁
南庄刺绣所用绣线,分绒线和钉金线。可惜随着刺绣行业的没落,现很难找到绣线,就算是找到了,有些线质则太粗绣出的物品不够精致。
1999年,在一家老的绣线生产厂家倒闭前,招惠珠一口气买下了100多斤绒线。昨日她向记者“炫耀”了这些分装在4只箱子的绒线:一扎扎线编好号码,贴上“灰黑”“水蓝”等标签,每个颜色的线至少有4个色阶。“这些线可让我绣个够,到60岁都用不完呢”。
招惠珠家里保存的近20件刺绣精品:一整套钉金绣龙凤褂和十多件花卉鸟兽图。“龙凤卦是上个世纪80年代就绣好的。“打算给女儿结婚时穿”。
申请缘由:收徒传承刺绣工艺
曾经盛极一时的南庄刺绣现在后继乏人,禅城区非遗办曾在南庄镇的溶洲井深村多次寻找刺绣传承人,但会刺绣的女人大多上了年纪且拿不起绣针;会刺绣的人又没人记清工艺流程。
招惠珠倒是精通每道工序,而且从绒线绣到钉金绣样样在行。不过,从小在南庄镇溶洲井深村长大的招惠珠,1983年嫁到相邻的南庄镇东村。因此,漏过了此前非遗办的寻找。
在40多年的刺绣生涯中,招惠珠未曾成功收过一个徒弟。她曾想将女儿教出来,但女儿看了几眼后就走开了;倒是十多年前,七八岁的儿子主动请缨要求一试。半小时即学会绣花的基本针法,可是再坐两个小时,他就“逃”了。
看到本报的报道后,招惠珠一直想带徒的想法重“燃”起来。而这正好和非遗办寻找传承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昨日,禅城区非遗办已将招惠珠做南庄刺绣传承人的申请表提交佛山市非遗办。如果当上传承人,招惠珠就可以申请经费,这样启动授徒就容易多了。“我想将刺绣的工艺传承下去。”
当问及招收徒弟需要哪些条件时,招惠珠说,我得先观察一阵子看他是否有耐心。
小资料
南庄刺绣禅城非遗传承人
申请条件:
精通刺绣,熟悉流程。
申请流程:
提交书面申请,先后经禅城区及佛山市非遗专家讨论通过后,提交市政府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