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瑶家少女重恋"反面绣" 古老技艺获"新生"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瑶族少女的“心水”作品。

瑶族少女在绣花。

 

高脚竞技、花鼓舞、瑶歌等古老技艺在乳源中小学课堂获“新生”

几名瑶族少女,围坐在缓缓转动着的巨大水车旁,几双巧手飞针走线,一丝彩线灵活地在粗糙的织布上下穿刺,一个精美的吉祥图案渐渐跃然布上。孩子们使用的刺绣技法,和中国几乎所有刺绣方式都不同,那是在大山深处流传有千年之久的神秘“过山瑶反面刺绣”。为了让这一濒临失传的古老艺术奇葩能够后继有人,乳源瑶族自治县目前正在该县专门接收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中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普及传统民间技艺的教育。至上月止,累计4000多名瑶族少女掌握了“反面绣”的基本技法,其中佼佼者的作品,还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外宾。

与反面绣相类似,古老的“歌谣语”、高脚竞技、陀螺、押伽、花鼓舞等一大批瑶族传统民间艺术与竞技也走进了该县中小学生的课堂,这些“活化石”般的传统民间技艺在现代的中小学课堂中重获新生。

千年“女红”面临失传

瑶民喜欢用精美的刺绣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独特古老的刺绣技法,象形、写意融于一体的精美图案,口耳相传的传承模式,令“过山瑶反面刺绣”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千百年来鲜为大山之外的人们所知。

但在崇山峻岭环绕的粤北瑶山深处,“反面绣”却曾经是每一位瑶家姑娘自小便必须掌握的技能。按照瑶家习俗,年轻女孩恋爱时送给心上人的最珍贵礼物就是一条亲手绣的手帕或者头巾,所以有“女孩子不学刺绣,长大后难嫁人”的说法。

“瑶绣手艺最好的被称为‘绣娘’,她们不需要任何模板,就可以用一针一线绣出几乎任何图案”,民族实验学校负责教授刺绣课的赵晓芳老师说,“但是现在‘绣娘’在目前60岁以下的瑶族女子中已近绝迹。一般瑶族少女忙于功课,没时间也没兴趣去学习刺绣。”由于反面绣技法口耳相传的特征,瑶家千年秘传“女红”目前已处于失传的边缘。

[NextPage]

 

瑶族少女针不离手

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反面绣,作为乳源唯一一所大量招收少数民族孩子就读的乳源民族实验学校,近年来尝试开设了“瑶族文化传承”课堂。老师们精心挑选了反面绣、瑶族山歌、高脚竞技、陀螺、押伽、瑶族花鼓舞、竹杠舞等11个传统文化项目作为传承课程。学校安排上述课程每周3节,要求全校4~9年级(包括初中)的所有学生至少要选择其中一个项目进行学习。这些古老的技艺没有教材、没有专职教师,学校便专门挑选了“身怀绝技”的中青年教师们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言传身教。

这些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带有浓郁的瑶族色彩,融文化、娱乐、传说、互动、竞技于一身,一下子就赢得了几乎所有孩子的喜爱。老师说,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是反面绣、高脚竞技等。每到上课时间,孩子们便早早地守候在上课场地周围伸长着脖子等着老师来传授这些好玩的“绝技”。

在学校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孩子们回到山村里,便会得意地和老一辈的瑶民们“切磋切磋”,常令大人们大吃一惊。如有一位女生便对瑶绣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突破了原有的瑶绣传统图案,灵活地绣出了她所喜欢的小猪小狗等卡通图案,让年迈的“绣娘”奶奶赞誉有加。

据统计,几年来已有4000多人次的瑶族女生基本掌握了“反面绣”。赵晓芳老师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刺绣班还有100多名小绣女在学习,其中仅小学生就有60多名,年纪最小的只有9岁。”有些痴迷于古老刺绣艺术的瑶族少女,将刺绣材料用帕包之系于腰间,无论在家中闲暇时分,学校课余时间,还是野外放牛之时,一有空就将材料取出席地而绣,“针不离手”。

“活化石”瑶歌危殆

瑶山群众爱唱歌,与瑶绣相比,用“歌谣语”唱出的“瑶族山歌”在传承上是另一门更为危殆的艺术。从几千年的深山老林中唱到现代的瑶歌,实质上是具有瑶族史诗特征的古老叙事诗。从最古老的“盘王的传说”开始,瑶族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事都能从瑶歌里面找到记录。

赵志定老师说,与汉语中的文言文与现代白话的关系一般,古老的“歌谣语”和现代瑶话大相径庭,大量古瑶语的发音经常令学习者无所适从。“别提是中小学生,就是大人们也不能轻易上手,因此瑶歌学习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一个瑶族山歌课程班最多也只有60多人参加。”

“传统的瑶族山歌跟古代瑶族人的传统生活习惯非常贴近,但很多歌词内容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没有相关对应了,因此不少学生即便学习了瑶歌,也难以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反过来导致学习起来更不容易。”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赵老师也对瑶歌作了一些“改造”,在保留瑶族山歌主旋律的基础上,自编了不少汉语与“歌谣语”夹杂的歌词。“现在50岁以下会唱瑶族山歌的瑶族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我希望这个课程能尽量挽救这种传统艺术。”

瑶家出了个“小百灵”

今年17岁的瑶族少女赵小芳则被寄托了老师不少的殷切期望。被左邻右舍亲昵地叫为“小百灵”的她深深喜爱着这种古朴绵长的歌谣。在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后,瑶歌的旋律已经成为“小百灵”生活中最亮丽的一抹色彩。记者卜瑜、钟达文 通讯员赖南坡、赵天金、郭寿荣

来源:中国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