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时,她跟姥姥学会了绣花;16岁时,她跟随父亲来到开封;1959年,她因参与绣制第一幅《清明上河图》绣品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多年后,她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荣誉“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把古老的汴绣做成了开封的一大产业—— 纤手银针绣传奇
“瞧,这个针法叫滚针绣,线是打着‘滚儿’绣到缎面上的;这个针法叫做反戗绣,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弧线要绣得均匀,边缘要绣整齐……”7月9日一大早,在开封市北郊乡王坟村的一个院子里,一位72岁的老人正在耐心地为30多位姑娘示范刺绣针法。这群新来的姑娘刚才还在大声说笑,此刻都凝神静气地注视着绣屏。老人十指翻动,飞针走线,手法娴熟,边绣边讲,让一旁的学员听得看得入了迷。
这位正在讲解的老人就是开封市素花宋绣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素花。学员们都是刚从尉氏县农村来这里学习刺绣技艺的。
看到学员们渴望而专注的神情,王素花鼓励大家:“既然大家想来这里跟我学刺绣,我会毫不保留地把我的手艺传给大家!”一席话,说得大家的心里暖和和的。
夜深了,把新学员安排停当,王素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半个多世纪的往事像掠过的电影片段,在她眼前晃动……
从56年前那个冬日清晨起步
王素花的思绪回到了56年前那个冬日的早晨。
16岁的她穿着那件破旧的蓝粗布花棉袄,跟着父亲,行走在从封丘通往开封的路上。漫漫长路没有尽头,她实在没有力气往前赶了,坐在黄沙岗上,望着漫无边际的远方,问父亲:“开封很远吗?”“不远了。”父亲回答。“开封很大吗?”“很大。”“那有多大?”“比咱十个村子都大……到了那里,好好练手艺,再嫁个好婆家,就能天天吃饱饭啦。”
王素花出生在河南省封丘县一个叫做潘店集的小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连盐都吃不起,更没有钱送孩子们去上学。姥姥和妈妈靠绣花换些小米、高粱,勉强维持家人生计。8岁时,她开始跟姥姥学绣花,家人用鸡蛋换来针线,手把手地教她。心灵手巧的她不但学会了绣鞋、绣肚兜、绣枕头,还学会了剪花。她用自己剪的花作底,然后刺绣,羡慕得同村伙伴们围着看个没完。
进识字班那年要报名登记,她只有“小黑”这个小名,没有大名。
“我喜欢绣花儿,那俺叫花儿吧。秀花、爱花、素花,随便叫啥花儿都中。”
“那就叫个素花吧。”从此以后,王素花这个名字伴随她到了开封,走到今天。
1957年,来到开封的第四个年头。一天,王素花听到一个好消息:开封汴绣社(开封汴绣厂前身)要招绣花工人了!她异常兴奋地对丈夫说:“我要去报名当绣工!”没等丈夫回过神来,她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在招工现场,招工人员问她:“进过学堂吗?”“进过识字班。”王素花低声回答,不敢抬头。“会刺绣吗?”“会”,王素花微微抬起头,挺了挺胸,补充说,“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刺绣,8岁就跟姥姥学会了绣花,可俺家太穷,买不起针线。进厂当一名刺绣工是我做梦都想的事。”
第二天,她接到了厂里录用的通知,高兴得一蹦老高。
进厂了,王素花拿起自己熟悉的绣花针,坐在了竹绷子前跟姐妹们一道绣肚兜儿。
在厂里,王素花手头快,干活踏实是出了名的。吃过苦的孩子能挣到工钱了,心里提着一股子劲:别人歇了她不歇;别人绣一件,她能绣两件。下班了,别的姑娘又说又笑地“飞”出了车间,她不走,一个人呆在那里,边干边揣摩师傅刚教的针法,啥时候弄明白啥时候走,绣出的“活儿”常被师傅当作大家的样板。
看到辛辛苦苦一个月只能挣到6元钱的工资,与她一起进厂的姑娘陆续离开了汴绣厂。当时正逢开封纱厂招工,婆婆劝素花:“你到纱厂上班,每月能挣21元工资,还不快去报名?”但王素花果断地回答:“干自己喜欢的刺绣,我觉得心里舒坦,挣钱多少无所谓。”
在领导和同事的眼里,王素花是车间里没人可比的劳动好手,进厂3个月,她就被提拔为刺绣车间的副主任。一年后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评为市劳模,两年后当上了省劳模。
穿过“中国古代一条街”
1959年年初,开封汴绣厂接到一个任务,创作一幅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刺绣,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
当时厂里根本没人见过这幅画,甚至连名字都没人听说过,只知道叫“中国古代一条街”。
一幅与原作大小相当的白描长卷送到绣女们面前,打开一看,画卷上有车有船,人物密密麻麻。这让当时顶多会绣个被面的姑娘们傻了眼。王素花有股犟劲:边干边学,权当愚公搬山!她把孩子往母亲怀里一推,抱着被子就住进了厂里。虽然家离厂只有10分钟的路,她硬是三个半月没踩家门。
当时,正值夏季,天热,也没电扇,到晚上蚊子叮咬得厉害。绣的毛驴,就像石磙上安了四条腿,不生动,王素花就带大家跟着进城的毛驴车看;船上的缆绳绣得不像,王素花就和大家一道跑到黄河边,看船工撑船盘缆下船锚……滚针绣、反戗绣、拉练绣、平针绣,她们摸索出的新针法达14种!
1959年9月29日,第一幅《清明上河图》绣品——汴绣《清明上河图》被送往北京,收藏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王素花还被特邀进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观礼,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1995年,王素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民协联合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3年,荣获“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荣誉“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07年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2009年又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代表性传承人”。
走出了一片汴绣产业新天地
1990年,王素花退休在家,凭着借来的1万元创办了开封市素花宋绣工艺有限公司。
给公司起名时,家人说把名字叫做“汴绣公司”,王素花不答应:“我想想不中,我厂长才卸任,不能夺厂里人的饭碗。依我看,咱公司名字前面加上个‘素花宋绣’吧。”
前前后后当过20多年厂长、副厂长的王素花知道汴绣行业的薄弱点是:规模小、档次低,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为此,她走出的第一步棋就是广收学徒,对前来学艺的人一律包吃包住免费培训。
说起找王素花学艺的事,家住尉氏县邢庄乡的女青年赵岩就不禁感慨:“起初,我咋着也想不到会有今天。3年学成后,我回乡村办厂,如今工人达到了300人。”
2007年,王素花的院子里来了两位从林州市五龙镇岭南村赶来的农民夫妇,两人一见到王素花就问:“俺家里有个残疾姑娘想学刺绣,不知道能不能跟您学?”王素花当即回答:“让妞来吧,只要手眼好使,我都愿意教。”如今,这位名叫张燕燕的姑娘学成后回村办厂,每月都有上千元的收入。
一人兴产业,带起一大片。
十几年来,王素花开办的宋绣技术培训学校共免费培养了2000多名学员。这些学员不少在当地开办公司当上了老板,并将技艺再传授给下一代,开封市周边县区接受培训的学员总数已有上万人,“公司+生产网点+农户”的经营规模正一步步扩大。
面对这些,王素花没有满足。她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汴绣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为了开发新产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少卿和来自河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教授,成了公司的座上宾。人家都说同行是冤家,可王素花认为同行是朋友。她跟苏州、长沙的苏绣、湘绣大师交朋友,受益良多。
如今,王素花把汴绣产业做大了!她的公司拥有厂房6000多平方米,绣工200多名,省级美术大师6人,高级工艺师及工艺师32人,年销售额数千万元。公司注册经营的“素花”牌工艺绣品有100多种,下属45个生产网点覆盖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深圳等国内几十个大城市设立了经营分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