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正如火如荼,雕塑、工艺画、漆器、刺绣和染织……门类应有尽有,从成都到宜宾,从绵阳到阿坝……59位传统工艺专家要为一门门“独家绝技”争取传承的阵地。全省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工艺大师郝淑萍说:一位大师一种传承,将千年文明无声传递。 严峻的断点 “银、漆、绣、竹、锦”五项川人绝活独步于世,历年高手辈出,业内景仰。目前四川共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85人,其中有一半大师手上掌握的垄断性绝技,在国际国内各种工艺美术活动中屡获大奖,被视为一方泰斗。 然而,现在的四川传统工艺已经到了需要设法延续“香火”的境地。工艺大师们身负“传输带”重任,又面临难言的尴尬: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主要产地之一,从1979年开始首评“国家级大师”以来,在204名“国家级大师”中,四川(包括重庆)只占5席。重庆直辖后,属于四川省的“国家级大师”仅剩3位,近年其中两位过世,仅剩一位“国家级大师”———蜀绣传人郝淑萍。 “国大师”数量稀少,原因是多方面的。省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李发祥说,“国大师”评选相当严格,要求发表学术论文,我们的“省大师”大多还不能将技艺转化为理论,所以连“门槛”都跨不过。 李发祥虽对四川“绝技”如数家珍,但更多的还是痛心:四川漆器有几千年历史,制胚、勾画、装饰等都独具特色,但有着一手好手艺的毛师傅竟然20年没收过徒弟。无独有偶,蜀锦同样挣扎在生存线上。“我去蜀锦厂,见里面都是75岁以上的老同志,根本没有年轻人的身影。这样下去,将来必然人亡艺绝。” 李发祥说,由于传统工艺美术多为手工活,学起来、做起来也较为辛苦,学艺时间又很长,这就成为无人学、少人学的重要因素。传承的链条上,人才出现了断点。 郝淑萍的传承 四川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整体面临的尴尬,能不能依靠评选出的大师来解决?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来到了成都“郝淑萍大师工作室”。 郝淑萍一脸忧虑地告诉笔者:“我一直在为蜀绣的前途担忧。”四川现在只有一个成都蜀绣厂,境况不佳,正面临改制。本来人数就少的绣工,年龄也都在30岁以上,难有“新鲜血液”注入。有行家称,美轮美奂的蜀绣,其发展已严重滞后,与号称“百万绣工”的苏绣相距甚远。苏绣、湘绣生产规模相当大。蜀绣情况刚好相反,“当今蜀绣的特点是品位高、技艺精、售价贵,从日常用品走上了纯艺术、纯装饰之路,与平民大众远了,也就与市场和普通消费者远了,自身的生存成了大问题。” 郝淑萍为了实践蜀绣“放下架子,走出绣楼,走入市场”,开了这个工作室。她说,蜀绣尽管是以生产高档艺术品为主,但若想繁荣发展,必须先学会竞争,学会争夺市场。 郝淑萍在经营品种上进行大胆探索,除了继承和发展芙蓉鲤鱼、熊猫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绣品,还创新推出乱针绣山水花鸟,单、双面绣戏剧脸谱、三星堆等符合现代人口味的绣品,很受市场欢迎。 探索终于有了回报,郝淑萍的蜀绣已经成为品牌,每幅作品都会附带上一本收藏证书。更有不少顾客得知她是目前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大师时,都提出作品要绣上她的名字。因此,“郝淑萍”的名号越打越响,这门一度濒危的传统工艺竟为她带来近300万元的年收入。 冷清清的蜀绣似乎出现了门庭若市的盛景,郝淑萍也从一个人的作坊发展成了几十个人的小工厂。在这个行业步入“老龄化”的时候,郝淑萍却能广召年轻学徒。她的培训班目前已有36个学生,为蜀绣行业植下了一批“新苗”。 传承的突破口 “一位‘国大师’就能盘活一门传统工艺。”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罗小渝说得斩钉截铁。 郝淑萍的蜀绣,在某种意义上,是品牌激活了市场。“国大师”的资源,变成了资本,收徒弟、开工作室,带来了值得探讨的课题。李发祥说,省内究竟有几个“郝淑萍”?很难说,大多工艺美术大师都很穷,守着好手艺却不能将产品变商品,没有市场意识不能参加市场竞争。“试想,如果所有传统工艺都能从传统的制作生产方式走进工作室,能在传承的链条上后继有人,能上量生产,四川传统工艺就会开启一个新的春天。” 然而,景况并未尽如人意。蜀绣、蜀锦、漆器、银器……绝好的传统工艺却挣扎在生存线,有着一手好手艺的艺术大师,缘何陷入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尴尬? “做一件产品,开张吃三年。”郝淑萍说,这是老传统工艺人的普遍观念。过去,大家都偏重于做精品、收藏品,整体市场意识淡漠。李发祥说,我们倡导保护传统工艺,保护工艺美术大师,但保护不等于喂养,工艺大师们需要走出去。他举了个例子,全国性展销会,本是传统工艺最容易找到市场的平台,但看看我们自家的企业和大师。他比划了两个数字:90和10。广州有90多个摊位,而四川却不到10个。这是观念上的差距,交不起摊位费就不参加展销,没机会亮相就没有订单,市场打不开,大师们就越穷。恶性循环带来的结果是:越是没钱,越是走不出去,观念越是封闭。 艺术大师是传承传统工艺美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传承的链条上,观念的突破等都面临新的课题。今年9月,将举行中国西部成都工艺美术博览会,无论是谁,都希望这是四川传统工艺开拓新市场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