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京绣”制作技艺赫然在列。与此前诸多媒体对于“京绣”已然濒临失传的报道不同,据文化部门调查,这门传承百年的手艺,早已在房山区一个名叫刘李店的小村子里生根发芽。
驱车来到位于107国道旁的琉璃河镇刘李店村,一眼就可望见“京都秀花巧娘工作室――琉璃河绣花坊”的招牌。步入绣花坊,只见4米长的绣架摆在正中央,4位手艺人一字排开,伏在架上慢慢地穿针引线。在她们略显粗糙的手下,5条金龙已在红色的缎面上栩栩如生。她们身后的墙壁上,挂满了麒麟、仙鹤等清代官服的补子,正前方则挂着一幅4米长的刺绣“九龙壁”。
“京绣与苏绣、湘绣、顾绣并称‘四大绣’。”绣花坊负责人刘秀花向记者介绍道。她今年58岁,京绣的手艺来自于公公宁国玺。1938年,13岁的宁国玺,开始在正阳门附近的西湖营学习刺绣,经过七年半的时间,练就了一手刺绣宫廷龙袍的绝活儿,在行内赢得了“蝴蝶宁”的美誉。此后,宁国玺一直研究京绣技法,曾在1949年参与刺绣人民代表所佩戴的国徽,并亲手绣过国旗,1955年还接受了将帅服装军衔的刺绣工作。隐退回乡后,老爷子将一生积累的手艺倾囊传授刘秀花。自1972年至今,刘秀花始终坚持京绣创作,并招收徒弟传承技艺。
“京绣用的线颜色多达几百种,针法也有一百多种,作品要想有立体感,就得不断变换线的颜色和种类。”刘秀花边绣边给弟子们指点,刘秀花告诉记者,她有意在她现在的弟子中挑选一名最得意的作为传承人。“做京绣的人,手稳心更得稳,不能只看重钱。”
此前,刘秀花和她最得意的七个弟子刚刚完成了一幅名为“九州同庆”的京绣作品,寓意普天同庆新中国六十华诞。作品长2.8米、宽1.9米,其上龙凤团花,交相辉映。徒弟们都是第一次接手尺寸这么大、构图如此复杂的活计。对她们的表现刘秀花还比较满意,“这只相当于一次大考,究竟谁当传承人还要慢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