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烟台绣出中国绒绣“开山第一针” 百年绒绣人才断档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100多年前,在刚刚开埠为通商口岸的烟台,一位熟稔中国民间挑绣的女子,用她纤巧的手指,将一团团花花绿绿的英国洋毛线,按照一幅名叫《王后出巡图》的油画,绣织在令她陌生的网格布上。这幅中西合璧的绣品,便成为烟台绒绣的处女作。那位女子名叫董泰,是烟台民间第一个学习绒绣手工技艺的人,她的《王后出巡图》也完成了中国绒绣“开山第一针”的壮举。近日,记者拜访了董泰女士的长孙许若愚老人,与这位真正的嫡系传承人共同回忆烟台绒绣的历史传奇。

    英后: “我的作品不如中国女士”

    许家花庄(烟台绒绣厂前身),百年前曾是烟台西南河路的一处标志,因为它是蕴涵民间艺术的绣花坊。花庄虽然不在,但近临的一座居民楼,住着记者要拜访的人,他就是100年前那位巧慧女子董泰的长孙———烟台绒绣嫡系传人、75岁的高级工艺师许若愚老人,他也曾是花庄的一代主人。

    走进许家,满墙一地的各式绒绣作品令记者眼花缭乱。端坐在椅子上的许若愚正在赶制一幅绒绣老虎。在艺术的世界里,我和老人开始了对烟台绒绣的回忆。

    许若愚的祖母就是董泰,性格文静,做得一手漂亮女红,尤其擅长民间挑绣针法和剪花,未出阁前,她的技艺就闻名烟台。1886年,外国人在已开埠的烟台做商务,有个法兰西传教士史密斯,要送一件礼物给英国王后玛丽过生日。当时英国最流行的工艺品便是绒绣,玛丽王后也极擅绒绣。史密斯偶发奇想:为何不寻找一位中国的民间绣织高人,用英国的毛线和图案加上中国的技法绣一幅中西合璧的绒绣?这样的礼物既新鲜有特色,又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的绣织技艺,肯定能让王后高兴。

    史密斯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善办洋务的烟台商界名流李伯轩先生。李先生听后连连称好,他对史密斯说:“我的一位邻居和好友许世光先生可以承办此事,他的内室董夫人正是您要寻找的民间绣织高人”。

    许若愚告诉记者:“当李先生将一大堆花花绿绿的英国毛线、网格布以及《王后出巡图》油画送到祖父家后,祖母感到很为难。这些材料对她来说不仅陌生,而且如果做得不好,肯定会丢中国人的脸。然而,‘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应承了人家,怎么好反悔呢。就这样,祖母走进绣房干了起来,一干就是半年多。200个日日夜夜,祖母硬是凭着她的聪慧心智进入了陌生的西方油画,凭着她的高超绣技,用陌生的绒线把油画绣在了陌生的网格布上……”

    “中国民间挑绣与油画图案可谓大相径庭,油画色彩丰富,而且富有层次感。绣一幅油画,光挑毛线配色彩就需上百种,而要将油画的层次和立体感表现出来,那就更难上加难。”许若愚先生介绍说,《王后出巡图》完成后,极擅绒绣的玛丽王后看后也心悦诚服地说:“我的作品不如中国女士!”玛丽王后的赞叹有她的道理,因为为了一幅同样的作品玛丽王后曾召集数名宫女,用了8年时间才绣制完成,而祖母只用了半年,这样的水平,王后当然自叹不如了。

    承袭:临危受命成绒绣传人

    在许若愚老人的“绣房”里,除了琳琅满目的绒绣外,最吸引眼球的是两张发黄的民国时期学校颁发的“奖状”。提起这两张奖状,许先生脸上浮起笑容。他告诉记者:“小时候,我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尽管祖母和父母都擅长绒绣,但我还是想读书干点别的,然而正是烟台绒绣几度沉浮,父母临危受命,我才继承了家业和这门手工技艺,将绒绣的绝艺延续至今。”

    在1894年,许若愚的父亲许振邦和母亲杨素梅开办了烟台第一个绒绣加工厂,名叫“许家花庄”。由许振邦搞图案设计,杨素梅负责绣织,并与英国传教士兼商人马克麦兰夫妇筹建的仁德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抽纱生产加工出口业务。抽纱在当时称作缕花,而绒绣是抽纱中的一个系列。由于工艺精湛,许家的针艺品,远销到欧美各国。到二战时,许家花庄已有绣毯部、绣包部、靠垫部、绣样技术部、底布研制厂五大部门,厂房90余间,工人400多名。

    在以后的30年里,烟台绒绣经历了第一个黄金时期。整个烟台周边县市,从事绒绣的工人也达到20多万人,烟台街面呈现出“街街晾锦,家家织绣”的繁荣景象。1937年抗战前夕,烟台绒绣针织品和网丝布年出口额已达百万美元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41年,日军侵占烟台,查封了全部出口商,烟台绒绣针艺品和全部对西方出口贸易被迫中断。1949年,许振邦重建起锡安工艺厂。当时,历经几十年的战乱摧残,百业待兴,从事绒绣的高级技术人员更是屈指可数。年事已高的许振邦夫妇此时想到了16岁的儿子许若愚。

    许若愚性格内向,做事细心沉稳。尤其令他们感到满意的是,儿子从小就对中西方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每次母亲绣作品的时候,他都静静站在一边看,有时还帮着母亲出谋划策。他的绘画天赋也很不错,父亲的画稿,他都临摹的惟妙惟肖。“一个雨夜,父母把我叫到书房对我说:‘从现在起,你要做许家绒绣的掌门人。’”许若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充满感慨:“当时我忍不住低下头咬了咬自己的嘴唇,男人绣花多难为情!但为了绒绣事业,我最终还是子从父命,初中刚毕业,就拿起了绣花针,这一拿就是几十年。”

    佳话:被误称“烟台姑娘”的杰作

    绒绣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喜爱?许若愚说,烟台绒绣能体现出完美的艺术表现效果。无论是逶迤蜿蜒的苍莽群山,还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无论是神态迥异的飞鸟走兽,还是喜怒哀乐的人物肖像,烟台绒绣都能表现的如临其境又高度凝缩,既生动逼真又饱蕴神韵,表现能力之强是其它刺绣品和艺术品很难企及的。

    和许若愚交谈,最感其博古通今、细心条理。他有一本绒绣生涯的简历资料,记录着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有的获奖作品的照片、制作背景,巨细无疏。而说到烟台绒绣的完美无缺,还有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佳话让人们津津乐道。

    许若愚保存着一张1959年的新民晚报,上有一条名为“烟台姑娘的杰作”的报道。原来,这是该报一名记者在烟台市工艺品公司样品陈列室看到许若愚的绒绣作品之后,想当然地写出了这样的报道:“最好的绒绣设计者,是一个20多岁的初中毕业生,名叫许若愚的姑娘。”

    许若愚笑说:“那时我还年轻,看到这篇报道之后很难为情,当然也没找那位记者对证,就悄悄地在‘姑娘’上涂盖上‘青年’两个字去了”。但从这篇报道上可以看出,许先生从那时起就已是烟台最有名气的绒绣设计和绣织的能手了。

    在这本资料里,记者还看到了一幅幅许先生艺术辉煌时期的作品照片,有被陈家庚先生亲自点名订购的《毛主席故居》,有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制作的巨幅迎门绒绣屏风《泰山望人松》、屏心《东海日出》、还有为北京南郊宾馆制作的《牡丹盛开》、山东省人民政府的《烟台山》、烟台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的《月亮湾》和《烟台山》、宁夏自治区党委所属悦海宾馆的《长河红日》、宁夏区党委办公楼的《丹霞地貌》和《六盘秋韵》等精品……在一张1980年的绒绣出口成交记录单上,他设计的绒绣作品一次就成交了5千多万港币。据统计,他每年平均织100件绣品,50年中出手最少也有5000件,其中还不包括他设计的1万件画稿。

    评价绒绣艺术价值,许若愚说,烟台绒绣是高档的装饰艺术品,艺术风格独特,形神兼备,色彩绚丽浓郁,不反光,防霉、防蛀,不易灰污,效果长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装饰室内富丽高雅,熠熠生辉,是提升家居档次的上乘饰品。所以,它有着很好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常值得大力研发和推广。

    忧患:绒绣技艺面临人才断档

    如今,绒绣技艺已经成为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邢建国主任介绍,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生活习俗的影响,老绣工年事已高或已经过世,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耐得住做绒绣的寂寞,更少有深刻领悟认真钻研的优秀人才。很多老一代的精湛技艺都没有被传承下来,如果再不加大投入改变现状,烟台绒绣“人亡艺绝”的现象将继续下去,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在许家的客厅正中,摆放着一副老先生年轻时代绣制的《牧女图》。许若愚说,绒绣共有60多种不同针法,每种针法都能表现不同的艺术特征。比如在这位牧女不足一平方寸的面部,他就绣了1600多针,足以表现出她的丰富表情。这幅画花了半年时间才绣制完成。许老惆怅地说:“可惜现在年纪大了,再作这样的挂绣恐怕力不从心。而如今,能全部掌握所有绒绣技法,既能创图设计,又能绣织成品的绒绣技师却少得可怜。”记者问有多少个,他指了指花白的头发说:“最多五六个,且都到了抱孙子的年龄了”。

    他说,现在的绒绣工人文化层次明显偏低,除了中专生和职专生,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人才非常缺乏,比起老技工们的绣品,年轻技工的技术较为粗糙。一些国外来的订单,因技术要求太高,厂子担心做不了,经权衡后只好放弃。人才问题迫使企业只能接受客户提供的图样进行加工,而自己设计创制的绒绣产品则少得可怜,他痛心地说:“再这样下去,绒绣的民族特色也将丧失殆尽。”

    许若愚告诉记者,为了解决人才断档问题,他曾在1987年受聘,为一家绒绣厂与一所职业学校合办的一个班委培技术人才,但3年学习期结束后,30多名毕业生却多半不愿到该厂工作,学生们有自己的理由,干绒绣成才太难太累太清苦,远不如找一家实用性质的美术广告公司划算。

    对此,许老先生呼吁说,要解决人才断档问题,首先要对这一民族工业给予政策性扶持,使之重现辉煌,其次要想方设法在几所学校或大学美术系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不然,百年绒绣的某些独特工艺一旦失传,将会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来源:水母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