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绣三载农家女再现《清明上河图》
荣县度佳镇周家湾村24岁农妇徐雪梅,呕心沥血近3年,每天刺绣14~16个小时,只为绣出《清明上河图》,只为展示荣县“诗书之乡”的文化内涵。近日,记者走进徐雪梅的家,感受着她的执着,倾听了她的梦想。
动力:为“诗书之乡”添内涵
“在读书的时候,常听老师讲荣县的文化历史。”徐雪梅告诉记者,2004年,荣县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诗书之乡”,正在宁波打工的她听到了这个消息,内心涌起了一种冲动——要为 “诗书之乡”增添文化内涵。
愿望有了,关键在内容。“那时,难就难在有想法,却没有项目。心里很苦闷的。”徐雪梅说,2005年的一天,徐雪梅偶然走进宁波的一家古玩店,眼睛不禁一亮,一幅古画吸引了她。徐雪梅联想到宁波发达的刺绣业,她决定走刺绣这条路。徐雪梅说,通过多次比较,《清明上河图》成为她刺绣的首选。为了娴熟针法,她在宁波打工期间,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在这门艺术上——在绢上绣画,练速度、练针法,比较颜色差别等。
2007年初,徐雪梅回到荣县度佳镇,从上海订购回了22米长、0.7米宽的古绢和《清明上河图》图案。她开始了这项巨大的刺绣工程。
讲述:千针万线都是酸甜苦辣
在近3年的刺绣路上,徐雪梅尝遍了酸甜苦辣。
要绣好这幅名画,不是朝夕之功的事,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恒心。虽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当22米长的古绢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徐雪梅心里还是阵阵发怵——千万个空格要哪年才能完成呀?而且,一针不慎,整幅皆损。
请绣工,心里不踏实;自己绣,事情不轻松。“当时,男朋友知道了我的心思,第二天,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一些名言警句书和激励故事书,说是要和我一起学习。我当然知道他的目的,就是要我增强信心,鼓舞干劲。”徐雪梅说,“第三天,我就在家里郑重宣布,我要踏上这条不归路。”
从2007年4月的一天早晨,徐雪梅在古绢上刺下了《清明上河图》的第一针,到如今,已过去了34个月。在这34个月里,徐雪梅把自己的生活空间封闭起来,平均每天刺绣14~16个小时,常常凌晨2点左右睡觉。
眼睛痛了,滴眼药水;颈椎酸了,看看窗外;手指僵了,热水泡泡。“长时间的刺绣,使我的视力下降了很多,有时一抬头,看见的都是双影子;晚上睡觉,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刺绣,做的梦也与刺绣相关。”徐雪梅说,“当我绣到街中一个人坐在担上歇息的时候,我也真想歇一歇了。但我知道,歇一次,以后就会歇很多次,我要坚持到底。”
记者在徐雪梅的家看到,客厅里几张破旧的木桌上摆着《清明上河图》半成品,作品上的人物、河流、牲畜等栩栩如生。徐雪梅的母亲对记者说:“‘5·12’地震发生时,我们大家都往外跑。徐雪梅却坐在刺绣桌边一动也不动。我怎么拉她,她都不走。她说,‘我要和《清明上河图》在一起。’”
为了支持她绣好这幅画,全家围绕她的这项“事业”总动员:刚结婚不久的丈夫到成都一机械厂打工,每月留下生活费后,将余钱全部寄回;妹妹在度佳街道开了一个小店,赚钱贴补家用;父母操持起家里的洗衣、做饭、带孩子等所有家务。
愿望:让作品走进世博会
“《清明上河图》绣完有22米、40余斤,现在,我已经完成近20米。我正抓紧时间绣,希望能在5月走进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都能通过我的刺绣了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徐雪梅说这番话时,既兴奋又有些担忧,“去年,喜迎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时,我的作品没有完成。今年,我不想错过世博会。但是,我不知道我的作品能不能为世博会所接受。”
“这件作品完成后,我打算献给国家,或用义卖的方式资助更多的困难群体。”徐雪梅说这番话时,显得很淡定。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