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亦军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绣技艺的传承人。杭绣起源于汉代,鼎盛于南宋。据说在南宋时期,是专门为皇室服务的,所以也叫“宫廷绣”。自古以来杭绣都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所以杭绣又叫“男工绣”。在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这个最后的“男工绣”艺人却一脸落寞,因为作为唯一的传承人,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继承他的“衣钵”。
“男工绣”曾经很兴盛
在全国众多流派的刺绣中,似乎只有杭绣有“男工绣”的传统。男人绣东西有个特点,就是柔中有刚,它结构非常严谨,比如直的地方一定要做得直,圆的地方要做得圆,杭绣的针法是将彩线绣和盘金绣相结合。五颜六色的彩线像工笔画一样,一点一点地绣在软缎上,再用金线用盘金绣的针法勾边,最后形成光彩夺目的效果。
“南宋时用这种技法给皇帝绣龙袍,后来杭绣很多用于戏曲服装。当时名角都有自己的私房服,私房服是属于个人的,它制作要求高,而且还不计工本。像京剧名角盖叫天、荀慧生、周信芳,都有私房服。我师父张金法就为周信芳绣过戏服,据说整整绣了一年,整件戏服绣好后都变得沉甸甸的,周信芳非常喜欢。”赵亦军一边介绍,一边从柜子里翻出了一本十分珍贵的杭绣《金银绣样品》,里面都是他和师父共同合作的精品样品:那些漂亮的云头、香草龙、五寿图图案,虽然经过岁月的磨砺,却依然闪闪发亮。
他绣的佛像专家估价到千万
走进赵亦军的家,映入眼帘的是客厅三幅杭绣的佛像,其中最大的一幅《观无量寿佛经》,高1.8米、宽1.6米,正面包含了532个人物,背面则绣了7221个字,是赵亦军花了整整八年时间才绣好的。“因为是巨幅作品,当时我是用三块软缎拼起来绣的,但是你一定看不出它们的拼接点在哪里。”谈起自己的作品,赵亦军颇为自豪:“这幅作品绣好后我拿去给专家看,专家当场估价说可以值上千万了。”
在赵亦军的众多作品中,佛像是他最喜欢绣的一个主题。“现在不绣龙袍了,戏服在解放后也都属于公家,再也没有私房服之说。如今戏服的制作都是用绒线绣、机绣等其他更低的工艺代替,于是我就在想,怎样用一个适当载体来表现杭绣,后来就想到了绣佛像。因为男工绣笔画清晰和金碧辉煌的特点,我觉得绣佛像特别合适,佛教不仅是一种信仰,它更是一种艺术,而我本人对佛教也比较有兴趣,作品推出后反响也很不错。”据赵亦军介绍,由他创作的四幅杭绣《阿弥陀立佛》地屏,其中三幅分别被日本国家美术有限会社、青海塔尔寺、杭州外海集团有限公司收藏,而绣的最后一幅也是四幅中最好的一幅,因为舍不得卖,自己一直珍藏着。
无人继承只能多留作品存世
虽然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但是杭绣这门手艺,却一直没人来继承。“杭绣是个细致活,很小的一幅作品,起码也要花上两三年,我每天至少都要绣8个小时,基本没有什么社交活动,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坐不住。”
老人一脸落寞地叹了一口气:“虽然这些年经过媒体的宣传,有一些人想找我拜师学艺,但是有些年纪大了,有些没有恒心,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承人。”赵亦军表示,杭绣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求艺人要有绘画、色彩、造型等各方面的基础。他是13岁开始学刺绣的,后来又参加了杭州首届工艺美术学校刺绣班。当时全班30多人,最后只剩下3个在从事刺绣,其中只有他继承了“男工绣”。
“我希望能找一个年纪轻一点的,最好是20岁以下的徒弟,要有耐心和恒心,同时也喜欢杭绣。当然,现在不存在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女徒弟也可以。”赵亦军表示,现在唯一的寄托,就是抓紧时间多绣几幅作品。“我希望能够多留几幅作品给后人,最好还能举办一个作品展,展览我毕生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