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剁绣痴迷却又求教无门的读者张丽丽,通过本报找到了老师。昨日上午,张丽丽和20多名剁绣爱好者,在3位剁绣高手的讲解下学习了剁绣。
■剁绣高手教大家学剁绣■摄/本报记者任全军
“老师”做针送“学生”
昨日8时许,河北大名人书画院热闹异常。早到的“学生”们已忍不住跟剁绣高手学了起来,剁绣高手边讲解边演示。
剁绣针难买,为了让“学生”们都有剁绣针用,“老师”高慧云把自己的剁绣针借给大家。另一位剁绣高手宋树菁还专门做了20多根剁绣针送给大家。
“剁绣针不好买,大家可以自己做。”宋树菁说,剁绣针制作非常简单,找一根注射器的针头,在针尖处穿个孔,就做成了。也可以在针中间缠上胶布,这样握针更方便。
“剁绣前,将选好的花样用复印纸拓在绣布上……”3位剁绣老师陈亚明、高慧云、宋树菁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了剁绣步骤和注意事项。
9岁的杜沁春,是现场最小的“学生”,“我要跟妈妈比比谁绣得好。”杜沁春满怀信心地说。
虽然书画院为大家准备了椅子,但多数“学生”站着听完两个小时的剁绣课。“学了门手艺,认识了这么多朋友,站会儿也值了。”刘女士高兴地说。
“学生”相约“晒”作品
讲解结束后,想绣大图的读者围着高慧云;绣小挂件的向陈亚明、宋树菁请教。现场一些“学生”还带着剁绣作品“秀”了一把。
红色的KATTY猫活泼可爱;黄色的维尼熊憨态可掬……读者李女士还带来了一幅长约3米,宽约1.5米的剁绣作品《八骏全图》。“暂时还没做完,我正加紧赶工呢。”李女士说。
课后,剁绣高手留下了电话,以方便大家联系。此外,现场的“学生”们还约定,等自己的剁绣作品做好后都来“晒晒”。
■选择喜欢的图样,用复印纸拓在选好的布上
■将要绣的部分,用撑子撑好
■用铜丝牵引绣线穿过剁绣针和针尖上的小孔
■扎布深度要一致,针尖抬起不要太高
■新闻链接
剁绣是中国民间刺绣的一种技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传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
剁绣作品正面和反面的花纹一样,正面的花纹高出布面,给人一种厚实、毛绒绒的感觉。可以做门帘、挂壁、枕套、沙发垫等。在当时尤为时尚。但随着时间推移,年轻一代对剁绣已经知之甚少,传统的剁绣艺术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