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去的双泉立壳村,在岷江对面的高坡上,穿过动荡的羌式吊桥,还有一段山路要步行。岷江河谷是羌族的聚居区域,羌寨的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沿陡峭的山路往上爬,我们都有些气喘吁吁。新建的定居点,在高高的头顶之上,仰面望去,风格独特的羌式建筑,美得如在天上。双泉和立壳,原是两个自然村,震前坐落在比这更高的山上,当地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高半山”。地震以后,水源被震断了,羌民们只得从“高半山”上下来,住进灾后政府为他们重建的定居点。
新建的羌寨,仍是典型的羌族风格,以石块堆砌,黄泥粘合,棱角突兀,结构沉固,色彩浑然。双泉村的村委会主任王金权,是个精瘦的羌族汉子,当了12年村干部。安置点的道路很好,都是水泥路,我们进去的时候,有保洁员在清扫路面。风停了,太阳很耀眼,天很蓝。看见有外人进村,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挤在村道上,远远地对我们笑。路边一户人家,急急拉开栅栏门,热情邀我们进来。
是这个村的妇女主任,名叫岳明珍。岳明珍的家很宽敞,楼上楼下,200多平方米,彩电、沙发、席梦思、水晶灯,一应俱全。最为醒目的,是中堂上一幅大羌绣,为女主人亲手绣制,图案繁复,花色浓丽,与满屋子的羌服相映照,渲染出强烈的民俗色彩。得知我们从安徽来,岳明珍很高兴,她家建新房的钱,有一部分就来自于安徽的援建资金。她妹妹岳明香,就住在隔壁,这时也踅进来,坐在沙发扶手上,笑着听我们说话。
羌族妇女笑起来,很腼腆。
都是新建的羌楼,都是二三百平方,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美丽而壮观。家家的墙角和门头上,都嵌着白石头,是羌楼独有的装饰,学者们称之为“白石崇拜”。在羌族文化中,白色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连着转了好几家,不觉就日过中天。见我们要走,妇女们都围上来,留我们吃饭。一个年轻姑娘,不由分说拉住我的手,把我推进了她的家门。
姑娘们嘻嘻哈哈,跟在后头。
一进门就知道,她是新媳妇。是去年冬天结的婚,满屋子的陪嫁,一片红。问她叫什么名字,她红着脸,在我的手心上写下“王知莉”三个字。她是自由恋爱,当时她和对象张家春,都在川主寺打工。西式床头上,挂着大幅婚纱照,王知莉笑得很灿烂,很幸福。
突然,她背过手去,害羞地看着我。
这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正犹豫间,她伸出手来――是一双羌绣鞋垫。
我被深深到感动了,要知道,羌族姑娘的鞋垫,是轻易不示人的,她们的鞋垫,只送心上人,是爱情的信物。我双手接过来,抱在胸前,什么话也没说。
那天在羌寨,我一共收到了五双鞋垫,有一双是谢群秀大娘送的,当时我们已经走出了寨子,她颤巍巍地追上来,把一双鞋垫塞给我。
抱着大娘的鞋垫,我的眼眶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