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疗对面有一家刺绣馆。不大的店面内,墙上挂着一幅幅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刺绣作品,每件作品都绣工精致、色彩夺目。墙边放着一个绣架,老板刘小红正坐在绣架前聚精会神地飞针走线,灵巧的手指上下翻飞。很快,一只逐牡丹花香而来的彩蝶就跃然于布上了。
春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来咸宁泡温泉。大年初四开张后,店里有不少武汉游客。其中一幅高1.8米、宽约3米的精美屏风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这幅屏风用的双面绣,正反面图案一模一样。
刘小红1968年出生于阳新,是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汉绣传人。汉绣,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
12岁时,刘小红就跟着奶奶学汉绣,天赋颇高的刘小红尽得奶奶真传。90年代从学校下岗后,为了生计,她摆过水果摊,做过布匹生意。但是她没有放下绣花针,总是忙里偷闲绣上几针,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全绣进作品里。
几年前,几个朋友到家里玩,看到刘小红挂在墙上的绣品,被深深地打动了,并且一致认为刘小红应该将手艺转化为财富。刘小红尝试着将作品拿到地摊上去卖,没想到反响很好,她渐渐在大冶有了不小的名气,往往一幅作品还没绣出来,就已经有人上门订购,也有人拿着画图找她订绣品。
在创作绣品的过程中,刘小红虚心学习湘绣、苏绣的绣法,采众家之长,结合汉绣特色,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刺绣特色。在绣一幅作品之前,首先是让自己读懂作品,对作品产生感情,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入其中,用针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顾客们都说我的作品很逼真,能打动人。”
2009年,刘小红在大冶开了第一家刺绣馆,生意很好,她也收了几个徒弟。“我要将汉绣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弟媳涂西是刘小红最得意的弟子,已经能够单独创作绣品了。
经过不断磨砺,刘小红的刺绣技艺趋于大成。1998年获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一级刺绣称号;2010年8月,作品《青瓷花瓶》获得广东望牛墩首届“七夕女红手”工艺大赛铜奖;11月,作品《戏猫》获得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
2010年,刘小红将眼光投向咸宁。“咸宁被评为全国五个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旅游发展潜力大,而且咸宁是个很美很适合居住的城市。”谈起在咸宁开设第二家也是最后一家刺绣馆的原因,刘小红说,祖籍阳新的自己也算咸宁人,加上弟媳是通山人,更加坚定了她咸宁开刺绣馆的决心。
2010年年底,刺绣馆开业了,涂西边刺绣边照看刺绣馆的生意。如今,刘小红的刺绣馆在咸宁已经小有名气,不少来咸宁旅游、泡温泉的游客会来刺绣馆逛逛,欣赏美丽的绣品,或者买上一两幅带回家。
刘小红告诉记者,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决定将她们的作品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予以扶持。“在咸宁,不但要将汉绣文化发扬光大,更希望能结合鄂南特色,创作出能代表咸宁特色的纪念品。”刘小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