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汉绣传人任本荣老人与她的弟子
与苏绣、湘绣齐名的汉绣,曾像“热干面”一样,为武汉市民耳熟能详。如今,汉绣传人任本荣经营的经纶汉绣工作室门庭冷落,每个月仅能维持收支平衡。
昨日,记者在江汉区文化馆的顶层,敲开了工作室的大门。文化馆位于繁华的江汉路背后,门口没有相关广告牌提示,如果没人引路,很难想象这里有一家汉绣工作室。
任本荣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代表性传人,出生在一个汉绣世家,12岁开始拜师学汉绣,精通50多种汉绣针法,收集并整理了2000多幅汉绣代表作品。
昨日,任本荣带着5名学徒飞针走线,为省辛亥革命博物馆赶绣一批字画。她说,目前来购买的人基本上是私下找来的,大多是来自高校、机关和国外,“在过去,汉绣与苏绣、湘绣齐名,老百姓就像吃热干面一样享用汉绣。如今,却藏在深闺少人知。”
2年前,汉绣工作室落户文化馆后,任本荣尝试把汉绣作品推向市场。曾有不少企业找上门来想合作,当了解到汉绣复杂的工艺后,再无下文。
企业为何纷纷打起了退堂鼓?任本荣说,制作汉绣的原材料需要到苏州、杭州等地专门订购,一次性购买量大,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其次,与其它绣种不同,汉绣针法特殊,针脚短而密,采用的底布颜色深,不容易通过机械硬化和上色,因此对手工技术的要求相当高。制作一幅汉绣,短则三四天,长则五六个月,大大拉长了企业投资后资金回笼的周期,短期内难以获得可观的利润。“一个‘福’字绣,每天绣10个小时,至少也需要7天完工。”任本荣说,此次省辛亥革命博物馆需要两三千幅作品,工作室只有5个学徒,只能尽量赶工。如今,汉绣工难寻难培养,已成任本荣的一块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