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古街,不长,但有四家汉绣店。
一座名为“昙华林汉绣服务社”的房子,就在胭脂山脚下。一位年轻的“绣娘”正一针一线地绣着《释迦牟尼》。
这家汉绣服务社的主人,叫沈昌慧,今年38岁,自幼爱好汉绣。
“《春天来到昙华林》是方方作品的名字,我们就是今年春天来到昙华林的。”沈昌慧笑着说。
四家绣坊扛起复兴大旗
今年4月29日,汉绣基地在昙华林落户。沈昌慧的汉绣服务社就是这天开张的。
在她身旁,两位年轻女子正在飞针走线。沈昌慧说,这两位女孩是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跟着她学汉绣。
“汉绣曾与苏绣、湘绣齐名,历史很悠久。”在绣坊里,沈昌慧一边刺绣一边给学生“上课”,讲解汉绣的历史。
始于汉代的汉绣,兴于唐,盛于清,辗转流传于江汉(长江中游、汉江)平原。所谓汉绣,起源和得名,其实无关武汉或汉口,而是有关汉代。也并非武汉或者汉口独有,而是以荆沙、武汉、洪湖为主,甚至辐射湖北广大地区。
但清朝中期,汉绣在武汉发展到鼎盛状态,形成极具荆楚民俗文化特征的地方绣品。
汉绣的品种有很多类,包括民情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贡品、民间灯会庙会。
“汉绣绣工非常精细,想学汉绣必须要静下心来。”她指着正在创作的刺绣《释迦牟尼》说。为了创作《释迦牟尼》作品,她已经忙碌了4个多月。
沈昌慧早已习惯默默地坐在屋里绣作品,很少关心外面发生了什么。“前天下午,有个路人跑到屋子里躲雨,我才知道外面下雨了。”
在昙华林汉绣基地,汉绣店还有兰绣轩、红绣坊和梅绣苑三家绣坊。
沈昌慧说,这段时间,昙华林的绣娘们都很忙,都在为下月举行的楚风汉韵展览做准备。这是汉绣的一次集中联展。届时,她将携《释迦牟尼》参加首届楚风汉韵刺绣精品展。
最年轻汉绣大师
独创“游针绣”
昙华林能集中四家汉绣绣坊,是因为这里还有一家“汉绣研究室”。沈昌慧笑着说,他们这四家店,都是一个师傅,就是研究室的汉绣大师杨小婷。
今年35岁的杨小婷,是湖北省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在徒弟们的眼里,杨小婷是个时尚的女人。身形娇小,把刺绣融人到了日常穿戴之中。
为了寻找年久失传的汉绣“游针绣”针法,杨小婷潜心收集资料,遍访民间大师。后来独创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游针绣。她创作的7米长卷《三峡览胜》,在中国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作品《哀悼》曾获得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奖。
汉绣是中国最古老的刺绣艺术,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传承至今,却因种种原因,不少针法面临失传。
杨小婷的目标,是让古老悠久的刺绣回归服饰,重新装点、美化生活。现在,每周六下午,她都将免费为大家举办讲座。
她还有个计划,招收1000名“绣娘”,传授汉绣知识和技巧,让汉绣融入大众。
女徒弟当上“江城十大巧娘”
和沈昌慧一样,在昙华林艺术村,有“江城十大巧娘”之称的肖兰,也是杨小婷的徒弟。
肖兰比师傅杨小婷大13岁。“2005年,我就跟着杨小婷老师学汉绣。”肖兰说。肖兰在昙华林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叫“兰绣轩”。昙花林的汉绣坊,买卖味道很淡,更像家庭雅致的客厅。五光十色的绣布,飞针走线沉静的女子,人在其间,不由屏息敛气,生怕打扰她们的宁静。
她说,这原本是清末北洋水师官员翁守谦的故居。经文化部门统一规划,这座老房子得到了修缮保护。今年4月,汉绣基地落户后,她就开始在这里经营汉绣绣坊。
“随着汉绣的宣传和推广,学汉绣的人会越来越多的。”她说。
政府扶持汉绣“入春”
现在每周六下午,汉绣基地会提供免费讲座,提供绣场和培训,吸引各地刺绣爱好者前来学艺。半年的时间,昙华林汉绣基地已经很有些模样。
武昌区政府相关人士介绍,汉绣基地落户昙华林后,不仅为昙华林又增一张文化名片,更对复活汉绣艺术、吸引大型产业加盟基地、形成汉绣产业有着积极作用。目前,汉绣作品已被纳入政府采购范畴,作为对外交流的礼品赠送,也是湖北旅游界重点推广的产品。
沈昌慧说,汉绣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过鼎盛与辉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几乎面临失传的危机。政府的扶持,刺绣界应该会迎来新一轮的春天。
现在,学习汉绣的人,已经不再限于家庭妇女。武汉纺织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不少学生来昙华林拜师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