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里的苗寨还被白纱般的晨雾萦绕着,我们的脚步已惊飞了河上一串水鸟。12月5日早晨,记者来到苗族聚居的保靖县水田河镇,走进“苗家绣姑工艺鞋垫厂”,满眼赤橙黄绿,云蒸霞蔚,一群苗家妇女正在绞边、剪线、包装,一双双绘有“苗家对歌”等图案的鞋垫正在分类装箱。鞋垫厂负责人、34岁的苗族青年黄向阳介绍:“我们的货供不应求,像浙江义乌、重庆朝天门市场,湖南邵东市场一直供不应求。”
绣花鞋垫是湘西苗族传统民间工艺,所谓“男儿的田边、女儿的鞋边”,讲的就是苗家姑娘、小伙子“你织布来我耕田”的本领。黄向阳是水田河村人,曾在商场摸爬滚打10多年的他,发现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绣花鞋垫很受旅游市场欢迎。 但是,手工制作的绣花鞋垫出产率低,即使是熟手,也得三五天才能缝制一双绣花鞋垫成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2006年,黄向阳购进第一台电脑绣花鞋垫加工机器,以家庭作坊形式生产绣花鞋垫,每双绣花鞋垫融入苗家风情的花色图案,很受市场欢迎。今年3月,黄向阳便与水田村梁合元共同创业,在水田河镇办起了苗家绣姑工艺鞋垫厂。他们投入资金近200万元,修建厂房,先后购进了8台绣花机器、5台绞边机、2台冲床机等,免费培训村民刺绣技术。目前,该厂固定生产工人达60多人,日生产能力4000多双。
得知记者到来,正在忙着铺布壳、刷浆的水田村民梁洪姐竖起大拇指。今年62岁的梁洪姐每个月能够领到900多元钱,她说这比在家里闲坐着好多了。苗家绣姑工艺鞋垫厂还发动当地苗家妇女手工绣制鞋垫,以每双40至50元价格回收,价格远远高于机制鞋垫,眼下在家手工绣制的业余工人已达100多人。水田村村民梁梅凤手捧鞋垫模具,灵巧的双手仿佛在编织五彩云霞,“我们在屋里就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家务。每个月一般赚800至900元钱,快的可以赚到1200至1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