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平方米的渝康宁蜀绣庄,是一个能让人安静下来的艺术世界。那些似乎就要从绸纱上走下来的人物神态各异,那些正在顽皮地游戏的动物让人忍不住想去抚摸。花儿们不管是含苞待放还是璀璨怒放,用鼻子轻轻一吸,似乎就能吸进满屋清香。
57岁的康宁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渝康宁蜀绣庄里摆放的,都是她和她的弟子的作品。
康宁每天都忙,简直没有停歇的时候。即使是接受采访的时候,她也在忙她的一幅双面异形异色绣。“蜀绣中最难的就是异色异形双面绣,两面颜色不同,图案也不同。”康宁一边忙着刺绣,一边热情地给记者介绍。异形异色双面绣是在一张绸纱上同时运用两颗针,同时刺绣正反两面的不同图案,两面的针脚线还要相互遮盖。这需要刺绣者具备非常了得的功力。
见记者似懂非懂,康宁索性边介绍边示范。只见她先在一块绸纱上用铅笔、毛笔勾勒出大致的轮廓,顺着笔勾出的轮廓用齐针在两面大致绣出形状,用稀针逐渐加密成形,再用各种颜色掺色,掺色完成后,还要用绣花针飞色。严格地走完“齐针、稀针、加密、掺色、飞色”等多道工序后,便绣成了浑然天成的作品。
康宁2011年完工的作品《眈·啸》,薄如蝉翼的绸纱上,一面是鹅黄色的咆哮虎,一面是黑白相间的沉静虎,两面虎的神态、视觉感受都截然不同。这幅高65厘米、长50厘米的作品,用了七八十种色彩,仅老虎眼睛就用了七八种颜色,是康宁34年来创作的工艺最难的异形绣。有人出价100多万元收购,但康宁坚决不卖,她担心“以后可能绣不出这样好的作品了”。
1978年,重庆挑花刺绣厂招工,年仅22岁的康宁进入刺绣组,师从蜀绣艺人王清云。没想到就在她技艺日渐纯熟之时,挑花刺绣厂却于1995年突然倒闭,下岗失业的工友们纷纷改行换业。在家待业的康宁舍不得改行,她在丈夫的支持下,在家里继续研习蜀绣技艺,经常熬到凌晨一两点。为了更好地掌握构图设计,她还掏钱去职工大学学了两年美术。
1999年,康宁以一幅正反面为两只形态、色彩各异的猫、狗《稚趣图》蜀绣,当选“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家”。2002年,她的异形绣《幽女神思》荣获“首届重庆巴渝民间艺术节”金奖。荣获2004年“中国首届百绝群英会”金奖的作品《谜》,也是康宁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的正面是神情温婉的宫装美女,反面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髅骨架。2008年8月至9月,康宁受北京奥组委邀请,带着《谜》等蜀绣作品进京展览。一位英国收藏家一眼就相中了《谜》,提出用50万人民币购买。康宁没有同意,她觉得创作每一幅作品都需要刹那间的灵光闪现,因此精品往往难以复制。
康宁独创的双面异形异色绣,激活了蜀绣收藏市场。当年的师姐师妹纷纷重操旧艺,重庆蜀绣也因此再获新生。为了传承蜀绣技艺,康宁从2000年以来陆续培养了近百名学徒。对于徒弟,她既倾囊相授又严格把关,绣坏的作品不出手,绣差的作品一剪两截。“第五届中国工艺品礼品博览会”今年在重庆举行,康宁的3个徒弟分别包揽了蜀绣项目的金、银、铜奖。
康宁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多带几个有潜力的徒弟,让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蜀绣艺术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