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希望借助龙绣,将铜梁龙文化推向世界。记者 兰世秋 摄
她精通中、日、英三国语言,曾是日本一家知名企业月薪上万元人民币的高级白领;然而,最终,她却选择回到家乡,办起了微型企业铜梁县龙绣刺绣加工厂。
她,就是铜梁姑娘陈洁。
“一根绣花针也能绣出一片新天地。”陈洁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借助龙绣这门传统技艺,将铜梁龙推向世界舞台。近日,在铜梁县淮远古韵商业街一间古色古香的绣坊里,陈洁把她与铜梁龙绣的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放弃月薪上万元回渝创业
“哇,太神奇了!”“看!那龙嘴巴还在喷火!”
时光回溯到2003年的春节,日本大阪。一场街头表演震撼了不少日本人。他们把演出现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时不时发出啧啧称奇声。
在这里演出的是为中日文化交流而受邀来到大阪的铜梁龙舞队。那天,正在日本留学的陈洁正好路过此地,看到来自家乡的艺术在日本大受追捧,她感到既亲切又兴奋。
龙舞队表演结束后离开了日本。细心的陈洁却发现,除了表演时的照片,龙舞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尽管纯手工的纪念品当时在日本非常受欢迎。
这,让她隐约感受到了商机。
结束留学后,陈洁顺利地进入了日本一家知名企业,成为一名月薪上万元人民币的高级白领。然而,开发铜梁龙文化产品的想法却开始在她心里发芽。
2010年,得知重庆大力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后,陈洁毅然放弃了在日本的工作,回到了家乡铜梁。
重拾龙绣技艺,让农妇变绣娘
“这个小妹儿是不是疯了哟?都过时了的东西,她怎么想起来做?”
2011年初春的倒春寒来得很猛,但乡亲们的话却让陈洁觉得比天气还要寒冷。
自打回到铜梁后,陈洁并没有盲目地开始创办企业,而是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市场调研。
陈洁首先想到了古时用于龙灯刺绣的技法龙绣,那是一种曾经在家乡盛行一时的传统刺绣,如今却难觅踪迹。这让她萌生了一个念头:重拾龙绣技艺,制作文化产品,弘扬铜梁龙文化。
2011年年初,陈洁召集了几位年迈的老艺人,在母亲的老家铜梁福果镇开办起免费的龙绣培训班。
然而,农妇们的反应却给满腔热情的陈洁泼了一瓢冷水。
“我有这个闲工夫去绣花,还不如坐下来打几圈麻将。”本来以为这里的农村留守妇女较多,把她们集中起来学习龙绣,应该不愁生源。没曾想,会是这样一个开场!
怎么办?倔强的陈洁没有放弃。她经熟人介绍,找到当地的妇女主任,通过她,再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慢慢地,一些农妇被陈洁的执著所打动,开始放下手中的麻将,来到培训班,拿起了绣花针。
与此同时,陈洁开始紧锣密鼓地申办微企。
“那一刻,我的信心回来了”
“龙绣?没听说过!你还是把这东西拿回去吧。”
那是2011年的3月。
那段时间,每天,陈洁都要手里提着、腋下夹着五六件龙绣产品出门,一家一家上门推销,但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白眼。这令陈洁有些灰心,她甚至开始怀疑“这样的坚持有意义吗?”
无意中,她听到一个消息:4月初,县里要召开微企发展工作会,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的院长石美珊将应邀在会上作一个5分钟的发言。
“参加会议的都是县里各行业的领导和微企代表,如果能在这个会上宣传展示龙绣,那就太好了。”陈洁找到了石美珊。此前就对陈洁的项目有所了解的石美珊,被她放弃高薪回渝创业的激情所打动,欣然同意从自己的发言时间里抠两分钟出来给陈洁。
开会那天,陈洁拎着一幅“龙凤呈祥”、一幅“金龙赐福”来到现场。短短的两分钟,她全部用来介绍绣品:“我们的龙绣将龙身以明亮的金色加以勾勒,配合周围的云朵,更添画面的祥和富贵,立意创新,独特大气,这样的纯手工艺品,足以面向世界艺术地展现泱泱数千年的龙文化……”
会议现场,不少人被精美大气的龙绣所传递出来的文化内涵震撼,也被陈洁的激情与执著所打动,掌声雷动,“那一刻,我的信心回来了。”
4月底,陈洁的龙绣刺绣加工厂办理好注册手续,并获得4.6万元的资金扶持。
“希望政府再‘送一程
“回想这一路走过来的种种艰辛,我觉得坚持是每一个创业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唯有坚持,才能有所突破。”说这话时,陈洁的眼神分外笃定。
初夏的淮远河清风徐徐,岸边不远处便是铜梁淮远古韵商业街。去年下半年,陈洁在这里租下了一间门面作为绣坊,让产品有了展示和销售的平台。
记者在绣坊里看到,这里的龙绣产品既有笔架等小礼品、双面绣等小摆件,也有尺寸较大的装饰龙绣。这些产品中的龙体造型逼真,构图虚实相间,色彩明快夺目,绣工细致精美。
如今,陈洁的加工厂已有40多名技艺娴熟的绣娘,她们将原材料领回家制作,再将合格成品交回企业。
在2011年旅游博览会上,该加工厂的产品获得国际旅游商品荣誉证书。今年,企业又获得了重庆市“创业先锋奖”特别奖项。目前,虽然企业月产值只有2万―3万元,但口碑不错,甚至有了海外订单。
“但市场的认可和订单的欠缺仍然是制约我们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们只能说是在艰难维持。”陈洁希望,“政府能对我们这些微企再‘送一程’。这并不是说向政府要钱,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比如在一些节庆活动的宣传品中,放进带有铜梁龙绣的小手绢或绢扇等,让铜梁龙绣能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