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珍在制作中 冯 阳 摄
4年前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杨华珍碰巧在出差的路上,幸免于难。那时的她,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家报社的摄影记者。灾难过后,她放下相机,拿起绣花针,带领阿坝州的上千名羌族、藏族妇女开展生产自救,用老祖宗传下来的藏羌织绣手艺坚强创业。那一年,她这样对自己说:“继续当记者能养活自己,带领乡亲们创业能养活大家。”
令杨华珍没有想到的是,当年自己的这份选择和坚持,使羌绣、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3项工艺后来全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本人也在年近花甲之时被授予“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四川的藏羌织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工艺精湛,代代相传。以羌绣为例,据说在明清至民国时期,羌绣一直都是汶川羌寨嫁女时新娘的必备品。出嫁时要在堂屋摆上3张大桌,新娘将亲手制作的“挑花刺绣”全摆在桌上供来客品鉴,这也成为婆家人评判新娘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因此,每个羌寨的女子很小就会跟外婆、母亲学羌绣,古老的手工艺得以完好传承。地震后的阿坝州满目疮痍,想到自己从小就精通羌绣、藏绣手艺,杨华珍决定召集当地妇女,把原来生活中的消遣变成今后谋生的手段,这样既有了经济支柱又能让老手艺得到保护。
2009年5月12日,是“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也是杨华珍藏羌织绣首家展示馆——藏羌绣苑的开馆日。逐渐走出伤痛的杨华珍带着11位羌族、藏族老大姐,从阿坝州的大山深处走向省会成都,决心以藏羌织绣展示馆为平台,保护、传承、记录好藏羌织绣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和传播藏羌民族文化。几年来,他们累计培训出1000多名“绣娘”并成立了公司,开始向国内外推销自己民族的织绣产品。杨华珍说:“老祖宗留下的手工活是文化也是财富,最难的时候我们靠它度过,以后我们要更加珍惜它、传承好它。”
最近一段时间,杨华珍忙着申请当地的贴息贷款,为了保持传统技艺的最佳品质,杨华珍所做织品、绣品的原材料需要全部选用纯棉布和纯麻布,昂贵的原材料采购和常年免费培训绣娘的种种支出让她多少有点吃不消,好在香港和国外今年的订单收入基本上与支出相平衡。“我干这一行从来没图过能挣多少钱,现在我最希望的是能有更多年轻人来跟我学习这门手艺。另外,我还特别想找一个专业的设计师,让藏羌织绣与现代时尚元素更多地融合,吸引更多人的目光。织绣是老祖宗一针一线留下来的智慧,它应该薪火相传、永远兴旺。”杨华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