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循珍
潮绣的低调、缺乏宣传归根到底是因为潮绣的作品量少,传播不广。
撰文:记者林琳
本期从艺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潮绣艺术家,已到鲐背之年。
虽然年纪大了,但我对自己从艺近80年的经历仍记忆犹新。我一直从事潮绣的创作和设计,经历过潮绣最风光的时代。现在潮绣小作坊分散、水平良莠不齐,难以出精品,且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况,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13岁时,我开始在潮州一间小绣花铺里当学徒。绣花铺老板善画,我便每日为老板冲茶,在一旁“偷师”,晚上就自己临摹学画。因为我天生对画画感兴趣,所以很快上手。我30出头了,就能独当一面,在潮绣厂担任副厂长和设计组主任,出图稿和指导工人。在那段时间里,我对潮绣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归纳出潮绣与其他绣种不同的260多种针法。这应该是第一次有人从理论层面对潮绣进行研究和总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用潮绣的手法表现传统的百姓生活,如“庆丰收”、舞龙、舞狮等;另一方面,我把以前潮绣局部垫高的特点发展到全部垫高,使潮绣出现浮雕的效果。这种新的潮绣深受大家喜爱,特别是在当时的广州交易会上受外国买家的追捧。此外,在1982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比赛中,我的作品“九龙屏风”与苏州的双面绣“猫”、湖南湘绣的作品同获金杯奖,而四川蜀绣的“鱼”获得银杯奖。这一评比结果让潮绣吐气扬眉。
不过,社会上了解潮绣的人还是极少的,或者只知道潮绣的特点就是垫高、半立体,但不知如何鉴别其工艺优劣,甚至把其他绣种与潮绣混淆起来。这与潮绣的低调、缺乏宣传等有关系,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潮绣的作品量少,传播不广。
记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潮绣最辉煌的时候,潮州还有很多绣工场。后来潮绣厂变成了服装厂,虽然保留了部分潮绣,但规模很小,潮绣的工艺日渐失传。现在潮州只有一些分散的小作坊,但水平良莠不齐。上世纪90年代退休后至今,我一直坚持画潮绣设计图和带徒弟。我要求五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都必须学潮绣,要他们尽可能保护这项工艺,把潮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