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潮落又潮起——有关潮绣的记忆和憧憬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在“国宝级”潮绣工艺大师林智成的眼里,中国四大名绣有两种观感:看苏绣、湘绣和蜀绣像赏图画,粤绣中的潮绣,则宛如一幕幕戏剧。

    潮绣,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主要传统民间工艺,与广绣合称粤绣。潮绣色彩浓艳,金银线镶,极富装饰性和地方色彩。

    “潮绣根源于潮汕地区的生活方式。”今年92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传承人林智成告诉记者。依潮汕传统,潮戏和广东一些地方剧的剧团,要定制潮绣戏服与道具;农村每年的庙会、晒神以及节庆活动,需要大量潮绣制品;庙堂和道观里的制像也离不开潮绣。

    《潮州府志》载:“潮州妇女多勤纺织,凡女子十一、二龄,其母即为预治嫁衣,故织纫刺绣之功,虽富贵不废也”。 数十年后已身为潮州抽纱刺绣传承人的祝书琴,童年时和邻里街坊的同龄姑娘们一样,放下书包便是个“小绣娘”,劈线、穿针、绣花,一边给大人帮忙,一边梦想学会刺绣的每道工艺。

    祝书琴领着记者走进潮州古城牌坊街的潮绣店里,她介绍说:“早年的传统潮绣,主要是金银线绣龙凤、花鸟鱼兽。潮绣艺人画好图案纹样,也就定好了针法,比如绣龙鳞,都是固定的针法,差别只在于鳞线的粗细。”

    绣艺最精细处,如绣金鱼的鱼尾,用祝书琴形容为“呵气可断的丝线”绣成。“平常丝线的粗细叫做一绒,八分之一绒为一丝,八分之一丝为一毛。金鱼尾巴最细的线就用一毛绣成的。”定睛看绣布上的金鱼摆尾,纤细的鱼尾,于光线的变化中若有似无。

    “按旧说法,苏绣绣马,湘绣绣虎,蜀绣绣鱼,潮绣绣龙,各有各的特色。潮绣所独有的,是垫绣的绣法。”潮州市潮绣研究所所长孙庆先告诉记者。潮绣的垫绣技法,先垫棉花再施针绣,使物象凸现在布面上,给人以半立体的浮雕效果。

    潮绣中的抽纱工艺,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和陶瓷并列为潮州两大出口产品。资料记载50年代末潮州抽纱女工已达12万人。80年代初,机器刺绣的出现及各行各业的兴起,使绣工纷纷放下绣针,投身不断涌现的商业浪潮中。

    祝书琴的父母,就分别是陶瓷厂和抽纱厂的老员工。纵然对潮绣有深厚的爱,她也要听从母亲的叮嘱:读好书、上大学、“让国家分配一个稳定的工作”。“绣娘们都走了,潮绣出现了二十多年的断层!”祝书琴说。

    “2006年潮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市场上对它很认可,价格也不低,只要做得好就能卖得掉。但是,现在绣工后继无人。”孙庆先说。据他统计,整个潮州市现有绣工不超过一千人。“由于基础学习3年,熟练绣工需10年练就,现在基本上没有年轻人有耐心、吃得了苦干这一行。”

    尽管如此,潮州的潮绣艺术仍然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孙庆先创作的金立体双面绣金龙鱼《好运来》,沿用垫绣技法,以半透明丝布为底,用五种金线双面刺绣一只游动的金龙鱼。金线金光流动,双面立体跃然布上,无论从选材还是造型上都是近年来潮绣的一个创新。祝书琴则向苏绣学习,变针线“工笔绣”为“写意绣”,借“虚实”参差表现国画内容,用乱针与层层线色的叠加绣成一幅幅油画绣作。

来源:新华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