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9岁的沈崇洋从事漳绣已有46年时间,由于绣品利润不断下降,他想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传统工艺加以改造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但又担心一些传统的工艺将会因此而弱化。
漳绣针法有70余种
漳州刺绣也称漳州丝绣,又名漳绣,是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漳绣底料用真丝织品,绣线用真丝线和银金线。针法有70余种,特别是空心打只绣、垫凸金线绣和双面绣,绣工精细,其中空心打只绣和垫凸金线绣是漳绣特技,而双面绣现在市面上已见不到,面临失传。
漳绣题材有龙凤、人物、动物、博古等,形象优美生动,具有浮雕效果。绣品主要有龙裙、绣兜、五方旗等,是寺庙、家庭、戏曲服装里常用到的工艺品,曾畅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漳绣工人流失严重
住在漳州市芗城区文川里的沈崇洋从事漳绣已有46年时间,他的“沈艺绣品”因做工好,深受顾客喜爱。自1980年户口迁回漳州后,他在家里开起作坊制作漳绣,收到订单后,画好图案,再分发给绣工拿回家做。
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绣品价格跟不上,利润不断下降,一些绣工转做其它行业。现在仍从沈崇洋这里拿绣品去做的绣工只有十多人,而且一些人已年纪较大,眼力差,较精细的活已无法做。因人手少,产量日渐减少,前来订货的人都得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拿到绣品。
想招残疾人来学漳绣
为解决人员不足,沈崇洋曾想过与残疾人联合会合作,让残疾人学做漳绣,一来可解决用工难问题,二来可让残疾人自食其力,减轻残疾人家庭及社会负担,但又担心没生意不好办。毕竟人多产量就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障,而他现在没那么多资金,无法保证那么多人一直有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