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品牌新闻 > 正文
我国纺织企业被迫绕道出海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品牌新闻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7月20日,我国商务部公布的《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开始正式实施。经历了数日焦虑地等待,纺织企业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配额。"蛋糕"就这么大,有的人分得多一些,有的人分得少一些。尽管多数企业表达了对政府的支持,然而部分企业仍掩饰不住地露出失望之情。在今年这个纺织品的多事之"夏",广大纺织企业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苦乐自知。 

    苦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从此次的配额分配情况来看,各企业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有的企业得到的配额和预期相差较远。根据记者从湖南有关方面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湖南省共有24家企业获得了数量不等的输欧纺织品配额。该省最大的湖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此次获得的配额也没有多少。以对欧盟出口的第2类(梭织棉布)产品、第6类(裤子及下装)产品为例,该公司分别获得了15522公斤、20298条。而事实上,该公司获得的配额还是全省最多的。湖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俞志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分配结果对许多企业来说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 

    从珠海的情况来看,该市分配最多的得到了100多万条裤子的配额,少的只有6000余条,"6000条,只能装半个货柜,一次就用完了",一位企业代表一脸的无奈。 

    记者了解到,此次配额分配,是根据企业前12个月的出口业绩来计算应得配额。有的企业反应,2004年下半年我们还是在配额时代,2005年才取消配额,两者放在一起统计,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出口能力。另外,许多企业把2004年底的货押到2005年出货,导致今年上半年出口猛增,这是不正常的。还有的广东企业此前一直是通过香港进行转口贸易的,虽然也是向欧盟出口,但因没在海关没有留下出口欧盟的记录,因此一件配额也没拿到。这让这部分企业非常郁闷。此外,信息不畅也是企业没有得到更多配额的原因,用一位企业人士的话来讲,就是"先下手为强,自己的利益还得自己去争取"。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友焕博士对记者表示,"纺织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产业链,它牵涉到很多相关的配套企业,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行业,由于对配额取消后国际市场的乐观预期,近年来我国在纺织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大,仅2004年1-11月,纺织服装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8.6亿元,同比增长28.35%。其中纺织业、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业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4.9亿元、213.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33%、31.45%。从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走势和2005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势来看,本来2005年下半年开始纺织服装行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将可以出现大幅增长的发展态势,但配额取消后欧美对我设限,已经打乱了这个产业的预期发展趋势。" 

    压力就摆在面前,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商务部的一大职能就是吵架,吵架之后,坐下来喝酒就好。"但现在的情况是,喝完酒之后呢?苦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 

    绕道出海无奈的选择记者从一位内部人士处获悉,由于欧美对我纺织品设限,已在内地开办工厂的香港地区企业纷纷开始"打道回府",据称已有500家港资企业回港办厂。该人士称,这实际上是绕道出海的一种方式,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一个无奈的也很痛苦的选择。香港的劳动力及各种成本均远远高于大陆,企业已无多少利润可言。 

    然而黎友焕博士却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港资纺织企业并非关闭在大陆的工厂,将所有工序都转移到香港。根据他调研的情况来看,港资企业还是把一些工序留在大陆,而把一些关键工序放在香港,以便可以在香港申请原产地证书,绕过壁垒,顺利出口欧美。过去,由于香港原产地证明书的认定要求高,从大陆返回香港的半成品的征税问题成了一大阻碍,但刚实施的"0PA纺织品证明制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这些障碍,这种方式将可能成为港资企业应对欧美纺织品贸易壁垒的重要有效方式。 

    记者了解到,所谓OPA,即外发加工方式。根据我国海关总署2005年第22号公告,我国从2005年6月10日起,在CEPA框架内对原产于香港、澳门的通过外发加工方式在内地进行次要或轻微整理工序加工的纺织品,内地加工不改变该纺织品香港或澳门的原产地,可凭港澳主管部门签发的外发内地加工证明,从内地出口返回港澳时免征出口关税。 

    黎友焕博士认为,这是中央在CEPA构架下给予港澳企业的一项优惠待遇,且符合港澳原产地制度规定。欧美对我国纺织品继续实施配额限制实属无理,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动并简化类似OPA这种制度的实施,港资企业出现这种新趋势也是其自身根据欧美给我们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关税区不同配额待遇的一种应对的必然反映,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陆纺织品出口受到欧美配额限制的压力,OPA纺织品证明制度的实行还有可能引发内地纺织企业到港澳地区办企业的绕道出口的另外一种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关键就决定于这种绕道的难易程度和成本的多少。 

    按照我国目前对美出口情况来看,大多数受限产品配额已用完,企业生产一件就会积压一件,亏损在所难免。最为难的应该是地方政府,企业一旦关闭,就业的压力、税收的压力、政绩考核将成为压在一把手头上的"三座大山"。生存还是死亡,这真是一个大问题。要想"活",就得自己找出路。 

    于是,就只能绕道出海,在海外办厂了。记者从浙江绍兴外经贸部门了解到,自1992年绍兴"天然羽绒"在美国开设了绍兴首家境外企业,到今年4月份,绍兴累计有境外投资企业262家,其中纺织企业唱了绝对主角。据该县外经贸局有关官员介绍,纺织企业赴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建厂,一方面可以规避欧美设限,另一方面同时享受到欧美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还可以得到投资所在国的各种鼓励及优惠。 

    "走出去"也很痛苦当然,"走出去"办厂并非如外人所想象中那么"风光"。到国外设厂,由于文化背景、具体经营环境都和国内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也有很大的风险。如人身安全问题、汇率问题、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都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已在南非办厂的山东新光纺织集团公司董事长钱春生对记者形容是"如履薄冰"。据记者了解,该公司还专门聘请了当地保安,进行24小时持枪保护。 

    黎友焕博士认为:"纺织业是我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贸易摩擦将会愈加激烈,’走出去’,对于企业来说,虽然痛苦,但毕竟是一种无奈的较好选择。从国内的产业调整政策来说,国家是鼓励纺织企业由沿海东部逐步向西部转移的。但现实又是这么残酷,欧美设限导致纺织企业纷纷向外绕道,这纯粹是企业面对市场壁垒的必然反应。他说,去年他在意大利等十多个欧洲国家调研的时候就发现江浙一带的鞋厂就是通过绕道的形式在那边获得巨大成功的,纺织业也应该好好借鉴。" 

    纺织品走出去的道路可谓荆棘满布,而中美纺织品谈判又在僵局中,我们的企业真的是在面临痛苦的抉择。 

来源:不详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