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省商务厅有关人士介绍,2005年新一轮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涉及了郑州三棉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棉公司)的多类纺织品。
三棉公司受到的影响大不大?三棉公司是如何看待此事的?是否采取了行动?
日前,《经济视点报》约访了三棉公司外贸部经理张伟。
经济视点报:欧盟对我国部分纺织品实行反倾销调查,对你们的影响大吗?
张伟:影响比较大,我们公司今年的效益同往年相比肯定大为降低。
作为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我们受到了直接伤害,从年初到现在,同去年相比,我们至少少外销了30%;作为供货商,别的企业外销不出去,自然不给我们下订单,没有生产订单,我们自然随之内销萎缩,这是间接伤害,更严重。
企业最忌讳的就是市场不稳,今年的市场就非常不稳。前期我国服装类产品外销剧增,一些小厂以次充优压低了市场价格,我们失去了竞争优势;之后又碰到了反倾销。
旺季不旺,产品积压,对企业来说,这是灾难。
经济视点报:现在你们还有外销吗?
张伟:有,但只有9.7吨,这是今年7月20日清关后我们得到的第一次配额,可能还会有第二次配额,但估计依然很少。对于我们这样的大企业,这样的配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企业性质的原因,我们外销的依存度是比较高的。
经济视点报:据了解,面对反倾销调查时,有一些企业不知所措,很消极。您认为应怎样看待这种情况?
张伟:消极的后果只会是自己堵死自己的路。
对未来,我们还是有信心的,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到年底把外销额度拉上来一点,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一是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档次,拥有自有品牌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其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非配额类产品;其三是开发非配额的国外市场;其四是积极配合调查。
我们都知道,今年我国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出口增长方式有问题:以量的增长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依靠低价竞争。
可以说,欧盟的反倾销也给了中国企业一个反思的机会。
我们必须出离愤怒和幻想——主动调整,去适应而不是不管不问或者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