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开会,忙着研究这个管理方案。”王俊是浙江东方集团公司董事长秘书,他说,昨天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最忙碌的一天。“出口路是疏通了,但怎么排定下一步的出口很关键。”和浙江东方集团一样,很多忙碌的浙江纺织企业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
这一切,源于11月8日,商务部长薄熙来与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波特曼在伦敦签署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接着11月10日,商务部在官方网站公布了2006年输美纺织品管理的具体方案,即2006年度输美的协议产品采取业绩分配和公开招标办法执行。
根据商务部此次出台的管理规定,所涉及的协议共21种纺织品,具体包括套衫、胸衣、棉及化纤制内衣和毛制裤子等。2006年度的协议产品数量将采取业绩分配和公开招标两种方式进行管理,首次业绩分配和招标工作将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期间进行。其中,业绩分配数量占协议数量的70%,具体按《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执行;公开招标数量占协议数量的30%,具体按《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实施细则》执行。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综合分析协议基本条款和浙江纺织品对美出口现状后,估计协议实施后,多数浙江纺织企业在今后三年的基本出口需求还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的。“应该可以满足基本需求。”新大集团有关负责人说,在贸易环境明确后,“能吃”的企业还能找到“多吃”的办法,关键是要开拓稳定的出口订单。同时,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会比较有优势从中胜出。
另外,根据协议中的美方承诺,将克制使用242段条款(即纺织品特殊限制措施,外国可以市场受到中国纺织品扰乱为由,请求对中国产品设限)。“这意味着协议之外的我国纺织品就可以放心大胆出口美国了。”浙江达成凯悦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这些基本上属于对美国影响不大的纺织品,部分配额有限的企业可以转从这里争取份额。
目前,一些具体的招标和配额方案还在具体商议中。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家黄先海提出警醒,企业不能过分乐观,立足调整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上,这是规避贸易壁垒的根本出路。因为,在作为第一纺织品出口大省的背后,是我省大部分纺织企业以“定价权的沦丧”作为代价的。“浙江企业应该在反思中,由‘价格的接受者’转化为‘价格的制定者’,增强话语权,提升价值链上分工提升水平,从而增强市场势力。”黄先海说。(记者 罗凰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