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套西服,不仅可以免费量身订做,还可终身享受免费干洗。选购衣服累了,还有营业员为你送上纸巾擦汗。顾客就是新郎希努尔的上帝,买新郎·希努尔西服就像选了一位好“新郎”,货真价实还贴心实在。
“差不多就等于差远了!在新郎希努尔做事没有'差不多'这个概念”,质量和服务是王桂波对消费者的实在。
1995年发生的一起退赔事件至今震慑着每一位员工。因为有一批西服线缝没有对整齐,一个顾客气愤地把西服摔到王桂波面前。王桂波立刻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当着大家的面,把价值50多万元的不合格产品顷刻间化为灰烬。“我决不允许一件不合格产品出厂。”这一把大火在员工心中烧出了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的责任意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质量上马虎。
消费者的需要就是产品服务的指南针,王桂波处处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一次,王桂波在河北的一家新郎希努尔专卖店遇到一位挑选结婚礼服的小伙子。因为没有适合自己的尺寸,小伙子遗憾不已。王桂波当即让专卖店的人量好尺寸,连夜传回公司定做,在结婚前将西服送到了小伙子手上。王桂波回到公司后立刻推出了个性化订单服务,为消费者量身订做,不增加任何费用。为此,公司专门投资了近千万元买相关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现在,新郎希努尔50%的订单来自定做,仅此一点就超越了国内很多同行。
针对消费者对西服洗涤方法不当的情况,1996年新郎希努尔在中国服装行业率先推出终身免费干洗服务。公司投巨资建立了现代化的干洗厂,严格执行六道国际标准的干系程序,严守干洗周期四天的承诺,300多辆干洗车昼夜服务。据粗略计算,一套西服洗涤三年的费用相当于一套西服的全部利润,公司仅干洗这一项服务,每年就要支出2000多万元。
王桂波在顾客的反馈意见调查中发现普遍反映西服裤子容易磨损,影响整套西服穿着的情况。2003年,新郎希努尔又创造性地推出了“今年多一条”的服务举措,一套西服配置两条西裤,这无疑又增加了不小的成本。王桂波却说:“尽管现在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会把各项服务一直坚持下去,而且要越做越好。这不是一个钱的问题,而是兑现承诺的问题”。
“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这正是王桂波的精明之处。
埋头巧干天道终酬勤
的确,王桂波不是神,也没有创造神话的传奇经历。谁会想到,二十多年前,这位叱咤商界的人物只是一个军队掌勺的炊事员?
1983年,只有19岁的王桂波应征入伍,却没有扛上枪,成了一名炊事兵。即便如此,王桂波勤练厨艺,3次受到嘉奖,荣立三等功1次,拿到一个炊事兵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1992年,改革的春风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经商热潮。王桂波看准了时代发展的契机,承包了劳动服务公司下属的一个商场。王桂波一上任便大刀阔斧地对商场进行彻底改革。他看准当时诸城有100多家服装企业,却没有一家卖缝纫机的,于是借了3万块钱,组建了一个缝纫设备经营公司,为一些服装厂供应缝纫配件。
创业初期,举步维艰,整个公司只有四个人。那时候,他每天早上六点钟就去上班,白天马不停蹄地奔波,找业务,跑市场,饿了就咬一口自备的干粮,累了就在车站候车厅找个坐椅睡一会。他既当经理,又当业务员,还是司机和装卸工,经常骑着摩托车给厂家送货,一个人扛着七八十斤的货物搬上搬下。日复一日,王桂波从未松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公司奇迹般地盈利5万多元。
1993年5月,劳动服务公司的经理要到美国去考察,王桂波带着经理花900元买了一套西服。回来的路上,他琢磨着当时还不流行的西服利润高,将来肯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凭着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和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王桂波毅然决定转产,借了3万块钱,租了70多平方米的厂房,招了五六个工人,在短短3个月时间,硬是组建成立了诸城第一家西装厂。
建厂初期,对于西服这个洋玩意,既没有技术又不懂设计,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学习,总算生产出来几件像样的西服,但是市场销路却怎么也打不开。嗅觉敏锐的王桂波再次找到了商机。他听说青岛铁路局要给职工换制服,量很大。王桂波立即风风火火地赶到青岛,毛遂自荐,要承包所有工装的制作。对方提出先看看厂子和设备,王桂波当即拍下胸脯说没问题,一个星期以后来看吧。
回到诸城,王桂波分秒必争地张罗起来。凭借他一贯诚信的为人,他神奇地借到了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向缝纫机厂赊了50万元100多台设备,白天招工人,晚上安装设备。就这样,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下,王桂波硬是"变"出个小有规模的正规公司。6万套的订单为他赢得了首战大捷。
仅仅一年的时间,6万套制服盈利130万,王桂波赚到了第一桶金。也在生产技术、企业管理、销售服务等方面为企业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公司从此开始起步,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
永远站在开拓的浪尖
“创业难,守业更难”,而王桂波则说:“新郎希努尔永远在创业”。
创业成功的王桂波并没有急于享受,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凭着与身俱来的敏锐嗅觉,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不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永远站在开拓的风口浪尖,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1995年正是西装市场非常火的时候,南方的雅戈尔、杉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王桂波决定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进军更大的市场。他选择并注册了好听、好记又喜庆的“新郎”,新郎西服由此诞生。随即,王桂波拍马上阵,集资60多万元打响了宣传"新郎"品牌的全面战役。他花了20多万装了一个店面,作为展示产品的窗口,又花了20多万更新设备,还请国际模特大赛的冠军陈娟红做代言人。与此同时,他在诸城电视台投放4万元做广告,以每天晚上播放50次的高密度广告让诸城人一下子记住了新郎西服,当年产销10万套西服,利润达到100多万元。
初战告捷,但是王桂波没有停下脚步,一项项发展举措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1996年,新郎希努尔兴建自己的厂房。1997年和1999年,企业改制成立股份公司,年利润增至400多万元。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1998年,西服市场出现疲软,大量产品积压在商场终端。王桂波当机立断,立刻把公司所有的货从商场撤回来,决定建立自己的专卖营销网络,实施特许连锁经营,占领市场终端。第一家专卖店很快在山东日照市开业迎宾,短短半年内销售额就超过100万。随后,诸城、潍坊、青岛、济南等地的新郎希努尔西服专卖店遍地开花。到1999年底,新郎·希努尔西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专卖店已经发展到300多家,公司销售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8000万元,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翻了近两番。
凭着与身俱来的市场判断力和果敢的决策力,王桂波在腥风血雨的市场中绝处逢生,逆势而起。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他却在总经理办公会上提出投资一亿元建新厂区,花3000万引进德国先进设备,扩大再生产能力的构想。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策,一旦有任何闪失,公司将会走向破产的厄运。除了王桂波之外,全公司所有人都投了反对票。
“这个事情你们同意也要上,不同意也要上,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承担。”当时新郎·希努尔西服的市场反应很好,但是王桂波已觉察到公司隐藏着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危机,他的坚持并非冲动鲁莽。
2000年10月1日,修建一新的厂房正式启用,西服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当年企业的产值就达到3个亿,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翻了好几番。
王桂波进一步提高公司品牌的含金量,注册新郎希努尔·希努尔商标,成立新郎希努尔集团公司,下辖11个独资、合资公司,直至形成目前年产销300万套的全国大型企业。
在另一片正在兴建的工地上,王桂波脚踩夯实的地基,他环顾已初现雏形的新郎欧美尔家具展厅大楼,向我们描绘他又一个正在成为现实的大手笔:他要在这片一千亩的土地上兴建中国大型的家居广场,一比一的实景展厅将开国内乃至世界的先河。明年4月,一个崭新的新郎欧美尔家具工业园将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周薇 梁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