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棉即将上市,棉农对价格期望值较高,收购企业各怀心思。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山东棉花供需洽谈会上,行家分析预测,今年我国国内棉花资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初步估计在451万吨左右。从总体看,我国棉花已进入资源短缺时期,依靠大量进口棉花满足需求,已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专家建议,棉企到国外建立棉花加工基地已成当务之急。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总经理雷香菊说,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2006年度全国棉花实播面积7902万亩,比上年增加305万亩,增幅4.02%,初步预计棉花产量600万吨左右。2005年度纱产量1602万吨。同其他出口国相比,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成本高,竞争力下降,以及受出口配额管理、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初步预测2006年纺织生产增幅将减缓。按2006年度全国纺纱产量比2005年度增长5%,用棉比例按60%初步估计,纺纱用棉将达到1060万吨,国内资源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
据中国棉纺织协会副会长朱兰芬介绍,棉花加工经营企业过多,不仅造成多数加工企业“吃不饱”,也必然造成国内市场过度、无序竞争,且多局限于“价格战”的低水平上。据中国棉花网今年6月对棉花和纺织企业的一些调查显示,2003年度和2005年度被调查企业中20%企业亏损,58%利润率低于5%,仅有22%利润率在5%以上。如果单从棉花企业来看,亏损的比例还要大些。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国际棉商逐渐进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影响国际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同时也影响我国市场,使我国棉花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雷香菊说,我国棉花市场竞争的焦点在于棉花资源的控制和争夺客户上。目前我国棉花企业客户渠道相对比较稳定,尤其是一些大企业,既要巩固有长期合作的客户,同时要尽最大的可能掌握棉花资源。因此,企业可以把触角伸向国外,到国际市场去找棉花资源。
雷香菊建议企业应该争取政策支持,主动走出去,直接从国外市场采购棉花。棉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比较适合的方式是到主产棉国建立棉花加工基地,或者在有关国家建立贸易企业,直接加工或采购。有关这方面的具体政策正在研究中,建议有实力的企业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