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2007秋冬新品鉴赏会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体科所)设在该公司内的研发基地正式揭牌,这是体科所在国内设立的唯一一个研发基地。
近年来,泉州鞋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的事例并不鲜见。业界人士认为,这是泉州鞋企应对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的一大举措。
将为国人测脚型
本月起,设于广州、杭州、沈阳等地的喜得龙专卖店将陆续推出一台长方形的“家伙”———“足型扫描仪”,任何人只需将脚伸进这台机器中,足弓高低、脚掌主要支撑点、脚踝受力大小等数据都将一清二楚。
“收集中国人的脚型数据只是我们与体科所合作项目的一部分。”喜得龙总裁林水盘告诉记者,这批机器共7台,是该公司花了近300万元从日本引进的,每台3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鞋行业的两款通用鞋型竟然是参考国外的数据而制定出来的。此前,并没有相关人士或部门专门针对国人进行过脚型测量。成都体育学院教授、体科所客座研究员周继和透露,目前,包括耐克、阿迪在内的国际知名品牌也在启动这方面的工作,但推进速度缓慢。“喜得龙是此次项目的投资方,可以优先使用相关的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独享。如果保守估计的话,这项工作至少也要三五年后才能出成果。”
但喜得龙似乎意在长远。据了解,今后体科所在运动装备方面的科研项目都将在该基地实施,而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原则,喜得龙将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周继和表示,这个基地今后将侧重于运动鞋项目的研究,接下来,还可能着手进行化工试验,研发新型材料。
泉鞋企纷纷打出“科技牌”
事实上,泉州鞋业界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的,喜得龙并非第一家。早在2005年,安踏就成立了国内第一家运动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50多名研究人员,同时开展与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研究室、中国皮革与制鞋研究院的合作,开发出了安踏“芯技术”。
而由代工起步的特步近年来也十分重视科技研发。特步与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制出的具有目前国际领先技术的纳米银抗菌运动鞋,其抗菌率达99.9%,达到国际、国内抗菌标准的领先水平,目前单产已突破100万双。
去年初,泉州另一家鞋企鸿星尔克与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该机构主要为其提供鞋及鞋制品专业抗菌材料,并负责对鸿星尔克运动鞋的抗菌功能进行全程监制和技术服务。还有,亚礼得“纳米技术”和361°的“猎豹仿生”技术等等,都是与专业机构合作或借助专业机构诞生的。
毫无疑问,科技就是品牌增值的助推器,是品牌抗外力的反冲器。“在科技称雄的时代里,没有科技创新就意味着被动挨打,品牌就会失去持久的竞争力。”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刘艺华说。
科技将成核心竞争力
向来行动一致的泉州鞋企这回为何把目光都瞄向了“科技”?体科所科技开发中心主任庞晓忠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科技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他进一步解释说,以运动鞋为例,许多新鞋子穿起来会感觉不舒适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消费者的基本脚型没弄清楚。“比如足弓高低、脚所受压力大小、脚掌重心等这3个最基本、最关键的数据有几家鞋类生产企业掌握了?”
与内地企业相比,提升科技含量,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泉州鞋企而言更为迫切。“从长期来看,沿海地区的成本提高是必然的趋势,产业转移也是必然的趋势,目前,这些变化已经开始显现。”刘艺华表示,泉州鞋企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须依靠加强科研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来实现。广东东莞的一家台资鞋企,当时有25万的工人,而现在只剩下6万名工人,据说其生产重心已迁往越南、柬埔寨。
刘艺华说,在引进技术及先进生产线方面,泉州企业也是十分重视的,但还仍处于较低端的阶段,没有核心的东西。这个核心的东西就是必须有行业性的技术研发中心、关键技术和个性化品牌。
来源:晋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