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配额时代,给我国纺机工业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如何认识和利用国内外纺机市场的有利变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我国纺机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清、钢、并、粗、细等棉纺设备以及化纤、印染、后整理、服装加工设备等门类齐全的生产制造产业,规模之大、产品之多、品种之广,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容讳言,我国纺机工业在发展能力上,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我国纺机工业发展的不足 去年,总体看我国纺机进口大于出口,纺机出口远远落后于纺织品的出口,增长更是大大低于整体水平。我国纺机工业凭借纺织工业的巨大进步,也在不断前进发展,但步伐不快,有些差距还在拉大。
无梭织机基本上是国外产品一统天下;印染工艺与技术创造跟不上时代潮流;数字化技术、后整理技术只能看着国外产品不断翻新成长;印染机械的生产基本退出成套系列,能够起到添平补齐的作用就算不错了;棉纺机械在成套性、实用性、性价比上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但在机电一体化与自动落纱、细络联等方面,长期滞后,优势受到严重挑战;针织设备、服装机械在高新技术应用上
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纺机工业自主开发能力有所进步,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处在被动状态。在粘胶纤维生产机械、生产设备、涤纶纤维成套针织机械的适用性和剑杆织机的新产品开发上,国内纺机企业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有的已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相对纺织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与趋势上,国内纺机工业的自主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远远不适应要求,造成国内纺织企业在技术改造上新项目时,先考虑的是进口国外设备,国产纺机装备处于被动地位,有的企业四处“找饭、要饭”,有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有的被迫给人家“打工”,我国纺机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纺机产业基地正在发生变化。目前,中国纺机集团、上海太平洋机电集团、山东纺机企业与江苏纺机企业占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此外,近年来浙江纺机企业和国外纺机公司在国内合资企业的崛起,也已经成为新的纺机生产基地与竞争群。再者,民营企业和股份制纺机企业,显示出极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国有纺机企业在内部结构和竞争力上,显得不那么强壮,一些企业在业绩上没有实质性进步。
今后重点在于持续快速发展 国内纺机企业经历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痛苦后,大多已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必须抓住机遇,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的现状与变化,从持续、快速发展上,制订自己的战略与对策,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深化改革,在保障员工权益的前提下,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企业形成面向国内外市场求生存、求发展,有内在动力和活力的自主企业,充分发挥潜在的实力和能力,因此,国内纺机企业要加大研发的投入,加快设备更新换代。
许多企业还意识不到这一点,在研发投人上,长期低于销售收入的l%以下,国外纺机企业研发投入已占销售收入的5%,有的达到7%一10%,提高研发投入与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纺机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明确纺机工业发展战略。我国纺机企业在资本、体制、机制管理上,处于多头管理,在发展战略上国家几个部门都过问,但都不到位。因此,国家应整合制订政策的部门,做到有专门人员调研、制订、管理、实施,杜绝战略政策长期缺失与扭曲的现象。
▲在开发投入上,既要有制度保障,又要有资金保障。后配额时代,纺织业的税收与收益相应比过去多一些,如何使回流资金一部分用于纺机,应尽快出台可行的政策与措施。
▲纺机企业在自主产权上应加大投入。国内纺织企业在技术改造和上新项目上,还是用国产设备划算,这不仅要求我国纺机企业在制造技术上有新的进步,而且在销售与后期服务上也应有新的进步。在印染与后整理机械方面,在整合国内纺机企业同时,应通过各种方式与外企业合资合作,实现较大的发展变化。
▲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后配额时代,尽管产生了许多新限制、新障碍、新问题,但带给纺机工业的新资源、新空间、新条件是空前的,纺机工业“两头在外”的格局会更加清晰。应充分研究这种种格局带来的机会,在竞争中使自己更加强盛。例如:国产棉纺织、针织、家纺等机械很符合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东盟等国家的需求,应把握住这些新变化和机会。
▲纺机企业应把中、低端产品做精、做好,做到低能耗、多产出,并提高有梭织机的水平档次,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扩大国产纺机在国外的生存拓展空间。非洲、南美等国家,对中国的纺织、毛纺、蚕丝企业有较高的指望,如果企业“走出去”显得力不从心,国家应在资金、管理、政策上扩大支持力度,使中国纺机不断扩大世界市场的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