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缝制设备的竞争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普通机种产品的竞争开始转向在高端产品上的暗自较劲;继而从表面上的品牌竞争,发展到背后“软实力”的角力。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飞跃的一款机电一体化自动开袋机卖出了宝马车的价钱,从中不难看出,高端缝制设备的生产制造已经得到企业的重视,同时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且应验了行业人士提出的未来十年我国缝制设备的竞争主要会集中在中高端产品上的论断。
飞跃董事长邱继宝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要打造过硬的品牌,科技力量是关键,用高科技来改造传统制造业,是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希望所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非常高,但他们掌握着一些高新核心技术,他们企业的实力依然很强大。而如果我们仅仅发挥劳动力密集的优势,那么靠这种优势支撑的粗放型产业也是不能长远的。因此,中国民营企业就必须走‘用高新技术及劳动密集型来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之路。”
产品附加值决战未来市场
随着产业升级,各缝制设备制造企业已经把目光锁定在高智能化的高档设备上。从CISMA2005上看,标准、上工、飞跃、中捷、杰克都在精品区重点推出自动缝合、自动包缝、自动平缝、自动斜袋开袋等高端设备。不难看出,国产缝制设备的竞争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普通机种产品的竞争开始转向在高端产品上的暗自较劲;继而从表面上的品牌竞争,发展到背后“软实力”的角力。
以往一台只卖2000多元的普通三自动设备,通过添加气动、自动辅助装置之类的深加工,市场售价就达到了6万元,高额利润完全体现了产品的附加值,这也正是企业关注高端设备的主要原因。所以高端缝制设备的竞争不能忽略“软实力”,曲折缝的市场回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曲折缝缝纫机市场在连续几年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却呈下降趋势。据了解,随着服装产业的提升,对于设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中速的中档曲折缝纫机在市场上受到冷落,而高速、自动、多功能的曲折缝纫机受到欢迎。但是能够制造出高档曲折缝纫机的生产企业在国内还为数不多,受此影响,曲折缝纫机总的产量下降。这就意味着,高端设备必须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否则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对产品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在日益成熟,价格因素已经不能主导市场,理性的消费格局正在形成。低质、低附加值、低价的三低产品的市场之路将越走越窄。
品牌依然是发展的助推器
当前的缝制设备制造产业正走向成熟,未来的竞争更体现出现代企业竞争的特点,即从成本和价格的竞争转向核心竞争力的比拼。竞争的实质不在于短期的利润最大化,而在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只能成为一个次要因素,而品牌才是决定因素。
在缝制设备行业,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台湾的企业,它们的经验都表明,创造自主品牌虽然非常艰难,但却是所有后来者赶超强者、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在我国300多家整机企业中,能够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的企业大约不超过10家,称得上国际品牌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品牌决定着未来的市场,将影响我国缝制设备业的整体发展。
品牌企业大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能够取得高利润,同时品牌还可以带来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加,带动销售和市场份额的上升,经济的全球化促使世界各国企业都在创建自己的名牌。对于那些渴望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来说,品牌则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和更长远的战略性眼光。
自主研发是自强之路
从缝制设备生产大国走向强国不是口号,而是未来市场竞争的要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我国缝制设备产业扩张和发展的关键。由大变强的关键就在于自主创新,所以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我国缝制设备的规模和产量都走在世界前列,而在自主创新工作上却一直滞后,国内企业多还是浮于表面,单纯改进技术,突破性的创新太少。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这是我国加速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更应当认识到,我国的科技进步必须牢固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只有科技和人才要素的全面介入,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才能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此外,加强自主创新也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我们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实现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大力推动在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创新浪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