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设备的明天迎来的将是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淘汰在所难免,虽然会有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但也会有许多“明日之星”涌现出来。
我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已经确立,量产的产品在我国生产虽具优势,但是高品质和少量多样的产品,还远远不及中国台湾省的品牌以及一些洋品牌。传统设备已向高科技靠拢成为市场的热点,高品质、多功能的产品将是主要竞争点,所以企业要把整合研发资源、降低成本作为重点,以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
缝制设备制造业在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应积极朝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化、复合化发展,并持续研发新机种。要不断加强机械性能,加强控制系统功能、精密度的提升。研发的面还要扩展到精密零组件、控制系统方面,这些都将是我国缝制设备产业研发时要面临的新问题,虽然目前已有突破性的绩效,但是比起国外企业还有相当距离。就以综合加工机为例,电子花样车、电脑控制全自动设备、全自动特种设备国产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仍有很大差距。国内外服装产业都在加紧产业升级,对高附加值设备需求与日俱增,这就会使缝制设备失去量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就大打折扣。
虽然国内一些企业在相关精密配件的应用及技术研发上已经有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高性能、高精度数值控制技术的把握上仍显得能力不足,主要还是简单的模仿,很少能体现出自主研发能力。在全球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未来缝制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应积极提出针对性的研发对策,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惟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在不断的创新研发中寻求未来发展契机。研发能力的提升,必会有助于缝制设备产业发展,促使我国缝制设备制造业再创高峰。
当前国产机的价位只有国外设备的三分之一左右,除产品质量及精度有一定的差距外,品牌形象也是国产品牌的弱项。事实上,国内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及极具弹性的制造优势,是其他各国无法比拟的,所以发挥优点来弥补不足的部分,仍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缝制设备企业九成左右都是在近10年的时间里发展起来的,对自主研发的认识和能力都不足,投入的研究资金也偏低。因此,国内企业除加强自行研发能力外,另一方面也应引进国外现有技术,在精度上再提升,利用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优势,加上推动具竞争力产品的整体配套销售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吴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