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缝制机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缝制机械生产和销售中心。然而,中国缝制机械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缩短差距,加快技术进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在加人世贸后,行业将面临更大机遇和挑战,企业将如何应对附加值低、品种单一等一系列课题,都是企业十分关注的。秉承“为企业服务,与行业共荣辱”的精神,行业各方面专家学者都在努力探索,为行业、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八大任务的第一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淌牦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允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要求和实际的,是发展要有新突破的体现。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要从量的发展提升到质的发展,必须有新的突破。
问题根深蒂固
首先,让我们从年度经济运行数据上看我国缝纫机行业目的存在的问题: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我国累计出口缝纫机1125.8万台,创汇43003.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8.7% 和25.1%。累计进口缝纫机79万台,进口额4297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2.7%和29.6%,对上述数据进行简单的横向和纵向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行严峻的问题。
一,营销战术低下,价格战在继续:我国缝纫机出口量的增幅与价值的增幅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无非是:低档缝纫机出口量较大,出口缝纫机价格继续下滑。在今天,低价位扩张是不少企业采取的主要营销策略。在以价格战为主要内容的连年行业内讧中,价格战这把双刃剑没有刺伤“敌人”(国外同行),却刺伤了自家兄弟(国内同行)和自己。
二,内需无法自足,国外产品入侵:进口缝纫机价值的增幅大大高于量的增幅。国外高附加值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无障碍地大举进人中国市场,中国产品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窘境还没有得到大的改观。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还没有来得及拉动国内企业快速发展,却已经成为国外同行争夺和吞噬的肥肉。
三,依然量大值低,惟赖机海战术:我国出口缝纫机的数量是进口缝纫机数量的14.2倍,但价值却基本持平,足见国内外产品质的差异之大。中国缝纫机产量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而产值却只占世界产埴的14%。中国缝纫机械行业靠“机海战术”打天下的格局还没有改变。其次,产业同构化、结构低度化严重影响了缝纫机械行业的发展。所谓产业结构“同构化”,是指行业分布在各地区结构变化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区域间结构高度相似的趋势。同构化的表现之一是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数量在区域上分散化。同构化在当前中国缝纫机械行业的最典型的表现之一是:各主要企业都把无油润滑、三自动化列为重点开发项目。高速包缝机经过几年技术积累,已成为多个地区争相发展的产品,其结果是产品数量在区域上分散化,资源配置率低下,严重影响行业经济发展。
在产品结构出现同构化的同时,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现象也十分突出。重复建设难以抑制,科技含量低的产品铺天盖地。低价位扩张,恶性竞争难以避免 据统计,全国生产:高速平缝机的厂家已达70—80家,上述中国缝纫机械行业的现存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出路在于创新
方兴未艾的中国缝纫机械行业如何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本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突出重围,加速发展,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发展知识经济,保护知识产权无疑是中国缝纫机械行业加速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任何一种产业,都斋要知识来提升其内在价值和核心竞争能力,都需要开发属于自己的专利,充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缝纫机械行业如何加速发展,已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一个伟人曾经说过:”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当美国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当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大于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时;当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地深入缝纫机等传统产业,取得卓越成果时,我们,首先是一批先知先觉人士,强烈地感觉到了它,继而开始思考、研究、讨论、分析,由此产生一个全新的名词——知识经济。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的今天,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国策。提高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升知识生产的比重,是工业经济,也是缝制设备行业的重要任务。这一重大转变,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其意义比200年前的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更深远、更广泛。至今仍有不少企业在盲目目地将资源投入到低附加值产品中,千军万马挤一条独木桥,周而复始地吞咽恶性竞争的苦果,所谓“新产品”开发,已演变成部分企业的相互抄袭。不少企业科技投入较低,科技开发人员力量薄弱,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他们往往从市场竞争末端来拉动资源投入首端,时间速度跟不上,质的提升大大滞后于量的增加,尽管不少企业已看到了世界知识经济大浪,但理解肤浅。
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科研力量薄弱固然是我们的劣势,但我们却拥有国外同行无法比拟的行业团队优势。因此,中国缝纫机械行业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体制优势,在行业协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下,集中全行业的科研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创新的联合攻关。同时要明确各地区、各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的错位互补,以避免产业同构化和结构低度化。
从宏观定量对比分析,我国的总的科技投入不到美国的25%,科技产出只有美国的8.4%,科技投入和产率均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我国不少企业家,在自己实践中经历了从资本投入,设备引进,注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些阶段,近年来已逐渐意识到知识经济和科技开发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行动。如上上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成立厂技术开发中心,中外合资科技开发公司,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科技进步,加快了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迅速提升厂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表明,现代企业活力在外部依赖于日益扩大的市场空间,在内部主要
来源: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