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在中国华南、华中等地区获得成功的日本缝制企业为了寻求新的生产基地,开始将目标瞄准中国东北地区,其中,吉林珲春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日资纺织企业选择东北作为生产基地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降低人工成本;二是确保劳动力资源的稳定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逐年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与此同时,在上晦、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纺织企业出现了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
与日本市场相比,欧美市场对纺织品的质量标准相对缓和,而且通常批量较大。因此,一些日本缝制企业不再单纯地将日本作为目标市场,开始有意思地加强欧洲业务。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确保足够的产能成为缝制企业的重要课题,而东北地区具备保证产能的要素:丰富的劳动力、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物流方面的潜在优势。不过,进入东北地区的日资纺织企业也存在两方面困惑:一是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不稳定性;二是工资水平连年上升导致企业负担加重。与此同时,日资企业期待经由俄罗斯的物流通道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日资企业关注东北地区
虽然日本缝制企业开始从沿海地区进入内陆,有的甚至将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等国家作为候补,但内陆地区的地理条件势必导致交货期延长和物流成本的大幅上升。
2005年11月.小岛衣料公司在吉林珲春经济开发区开设了缝制工厂,目的在于“依托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形成面向日本市场的生产基地”。工厂已经招聘了480名员工,今后还将陆续录用1000人。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小岛衣料的新工厂将于本月内开工,11月建成。新工厂占地面积为2.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500平方米。面料、产品都通过公路运输到大连港。珲春至大连的距离约为1000公里,通常需要12小时。小岛衣料当初选择看似交通不便的珲春实际上是看好另外一条物流通道。
珲春市位于中国与俄罗斯、朝鲜的交界处。尽管与俄、朝间有着公路运输,但海运完全是空白。离珲春仅一小时路程的地方就是防川,虽然面向东海但却没有港口。如果试图通过海运将货物运至日本,必须经过俄罗斯或朝鲜的港口。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另外两条航线,一条是俄罗斯的特罗伊茨港(原扎鲁比诺港)到韩国束草港,另一条是从朝鲜的罗津港到韩国釜山港。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朴珍舜称:“珲春市正在积极努力开通上述航线。”尽管从现状来看,经由大连的物流成本相对较低,但今后如果货流量增大,海运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如果海运班次增加,就会给纺织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
困惑一 劳动力资源不稳定
珲春市的人口为25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人口也不过200余万,因此一些外资企业不得不专门修建职工宿舍,积极从其他地区招募员工。总部设在韩国首尔的特来公司(原圣保鲁公司)于1995年9月在珲春成立了吉林特来纺织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内衣生产,1997年9月正式投产,年产量达到3500万件,是珲春最大的外资纺织企业。据介绍,1600名员工中有500人左右来自黑龙江、内蒙、河南、河北等地区。据介绍,公司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劳动力,设立了专项奖励制度鼓励员工介绍亲友前来工作。
成立于1996年的珲春珲民制衣有限公司是日本岐阜武公司的子公司,主要生产男式夹克、大衣和马甲等,共有13条生产线,产能达到月产1.8万件。该公司透露,随着外资企业的增加,企业间出现了相互争夺劳动者的现象。本来,外资企业投资珲春的目的之一在于确保稳定的劳动力资源。然而,该地区的日资企业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严酷的现实:经过培训的熟练工人一旦有机会,更愿意到韩国、塞班等地去打工。
珲春市的主要产业由木材加工、水产加工和采矿等组成,纺织企业加起来只有十多家。某外资企业负责人称:“我们感到年轻劳动力较少,许多人不愿意从事缝制等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珲春一些外资纺织企业的劳动者往往因为不愿意加班而跳槽,这对日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难题。因为掌握缝制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一些员工在实习期间很容易动摇,即使他们知道实习期满后收入会得到明显改善。
困惑二 人工成本上涨
其实,产业界对中朝边境地区的关注已经有15年的历史。早在199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UNDP)就将图们江流域列为重点开发地区。冷战时代,考虑到战争风险,珲春市别说大规模工厂,连楼房也不多见。1992年,中国政府决定在珲春市南部成立边境经济合作区,一些外资企业正是看好了这一机遇才决定投资。岐阜武公司当初选择珲春是基于以下判断:“据说图们江要建港口,必然会带来人流的增加。”珲春珲民公司代理董事长皇龙熙称:“过去珲春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现在不仅有了铁路,还修建了到延吉的高速公路,楼房也越来越多。”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珲春地区的收入水平也逐年提高,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期,珲春地区劳动者的月薪约为300元左右,只相当于延吉市的一半。但珲春珲民公司称,从2003年开始该地区平均月工资几乎以每年100元的速度递增。2006年为每月700元左右,明年将达到800元。皇龙熙表示:“为了吸收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必要提高加工收费标准。”然而,日本的缝制加工费近7年没有任何变化。
尽管如此,日资企业并没有期望新航路的开通能够在降低成本方面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早在数年前,珲春珲民公司曾尝试使用“大阪—罗津—珲春”的通道,但结果比经由大连的费用高出很多。如果不能解决劳动力的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涨的问题,势必对日资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消极影响。
期待新航线开通
目前,珲春市正在努力加强与俄罗斯、韩国、朝鲜和日本等国的经济合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港口资源的利用。据介绍,珲春已经被列为“十一五”规划振兴东北的重点地区,有望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关注与支持。2005年5月,中朝合资的罗先国际物流合营公司与朝鲜罗津港签订了50年的码头使用合同。合同规定,罗先国际物流公司拥有3号码头和正在建设中的4号码头的使用权。连接珲春和罗津港的50公里道路也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6000万欧元。该工程完工后,经由朝鲜的物流量将大幅提高。
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日本企业使用罗津港的可能性极低,他们更多地关注经由俄罗斯的物流通道。特来纺织有限公司产品的90%用于出口,其中出口韩国的占50%,出口日本的占20%。出口韩国部分采用了“珲春一特罗伊茨港一束草港”的物流通道,而出口日本部分则使用“珲春一大连一日本”通道。特来公司一位负责人称:“将货物用卡车运到特罗伊茨,在装上邮轮运到韩国或日本,算上通关时间也只需16-17个小时,比空运都快。”虽然从特罗伊茨到日本的邮轮每周的班次不多,但如果使用该路线,珲春会成为“离日本最近的中国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