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对于缝制设备质量的优劣,产品终端用户感受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和评判权。创新是缝制设备生产企业持续、永恒的工作,但是产品质量却是迅速切入市场的重要杀手锏。
近年来,国内缝制设备产品整体质量实现了大跨度提升,但与国际一流产品相比,国产设备在质量性能方面还需痛下苦功。“质量”是个综合的词语,它不仅仅包括了缝制设备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包括了服务质量,因此,质量性能与服务必须两手抓,才能切实实现质量提升。
我们知道,对于缝制设备质量的优劣,产品终端用户感受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和评判权。如果缝制机械生产企业能把用户对产品的意见和使用需求进行总结分析,并纳入产品改进、提升服务的工作之中来,将对“产品质量提升赶超工程”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推进作用。对于终端用户来说,节能、环保、高效、省人工、高附加值与科技含量的缝制设备才是首选,这也是生产企业抓住客户、巩固客户的关键所在。不同的用户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所以生产企业要针对各种需求生产不同缝制设备。行业质量提升的效果,一定范畴内由整机生产企业作出的成效所决定。
针对国内缝制设备的具体使用效果,终端用户反映最多是设备整体性能和稳定性的欠缺。生产企业只有正视客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听取客户的意见,才能在找准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产品进行整改,从而促进国产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实现真正的提升。
质量容不得讨价还价,对质量标准、检测出现问题的妥协与容忍,失去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更是行业未来的希望。但对于生产企业来讲,抓源头很重要,不仅仅是进货检验控制,更要严卡理念、检测、标准等综合性关键指标。
质量提升是项基础工作,短期不见效益,人力物力投入巨大,这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大挑战。无论是理念的宣贯、强化,还是标准的制订、执行,抑或是检测手段的创新、改进,其归根结底是从企业内部形成人人谈质量的小气候,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关心质量的大气候。质量提升需要管理、人才双管齐下,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提升,但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工艺装备的改进、革新。
中捷、标准、杰克等标志性企业在“产品质量提升赶超工程”中积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整个行业提升产品质量。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产品竞争已经逐步向服务竞争转变,将产品质量落在实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这样才能赢得企业质量工作的先机。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