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研发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流行时尚中心、精品商贸中心聚焦北京
备受瞩目的中国国际时装周日前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在本届时装周上,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了《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北京市副市长陆昊表示,北京服装产业的发展将改变目前以生产加工为主的格局,逐步形成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贸易在北京市中心、加工配套在北京郊区县的“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产业格局。业内人士认为,“时装之都”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建设北京“时装之都”工作全面展开。
据悉,去年北京市穿着类商品的零售总额为210.6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1%;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服装纺织企业上千家,工业总产值超过130亿元。较高的消费需求不仅拉动了北京的服装市场,而且消费结构的特点对全国内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的服装流行趋势和消费方式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另外,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时尚氛围,使北京成为著名服装品牌的聚集地。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服装品牌均已进入北京市场,其中相当一批品牌都设立了专卖店,并且已在一些大型商场和商业区呈明显的聚集趋势,既满足了人们对品牌商品的消费需求,也为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提供了展示和销售渠道。与此同时,北京的服装纺织行业已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品牌优势。2003年末,全市各类服装纺织企业上千家,现价工业总产值超过130亿元。在原有大华、顺美、威克多等北京品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同时,一批女装、休闲装、童装品牌脱颖而出,如李宁、白领、滕氏、爱慕、婷美、派克兰帝等成为区域性知名品牌,雪莲、铜牛、绅士、李宁成为中国名牌,形成明显的优势。目前北京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服装企业已有20多家。北京拥有为国内外著名、知名品牌建立面对中国市场或出口市场的生产要素资源条件,
同时相对集中的服装产业基地逐步建设,并已列入区县区域发展规划,形成相对集中的东部服装产业带,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服装产业的发展上,北京还具有人文资源优势以及难得的奥运机遇。因此,北京将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时装之都”的建设,包括建设以时装设计为核心的“北京国际时装设计研发中心”;建设新的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巩固北京作为服装专业国际会展中心的基础地位;调整优化服装商业布局,打造不同特色的品牌街区;培育北京品牌,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等。
陆昊说,要将把北京建设成为引导中国服装发展的设计研发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流行时尚中心、精品名品商贸中心。陆昊介绍,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和世界的“时装之都”共有四大措施:一是强化北京时装会展中心地位,提高展会档次,支持各类机构每年在北京举办国际服装博览会、国际设计师大赛、名模大赛等高档次展会,为国内外的名企、名牌、名师、名模的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二是积极与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合作,建设具有拉动效应的全球顶级服装时尚品牌街,对现有商业设施进行调整,进一步形成不同功能、不同时装类别、多档次的商厦、街区和分销中心;三是加大培养北京品牌和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的力度,要在北京城市周边建设相对集中的高档服装产业基地,吸引国内外名牌到北京落户;四是依托首都专业院校的实力和优势,大力培养服装专业人才。要培养各类专业性的设计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持。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