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认为,本土服装企业在整个服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只能靠低廉的价格来竞争,不仅导致产业发展的无序和利润降低,还会使整个服装产业的创新缺乏内在的活力。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03年底,国内有大大小小的服装企业几万家,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企业仅有48家;虽然服装出口量多年来位居世界第一,但自主品牌尚不足10%。“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专业人才匮乏、专业化水平不高已经成为服装业面临的三大软肋。”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上海分部总裁陈敏认为,在中国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中,国外企业控制了上游的纺织品开发以及下游的服装设计。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则认为,这种状况也是诱发美国和欧盟启动限制进口特保措施的原因,“如果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能够切实提高商品出口价格和档次,美国和欧盟的自动出口限制反而可能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出口利润,同时,也是对抗特保壁垒的有效措施”。“美国的订单已经不敢接了,欧盟的还在做。”徐来凤是叶榭两家服装公司的董事长,面对现在的这场争端,她的心态很矛盾。一方面她觉得,中国的货物不可能对欧美生产的品种有很大的冲击,“他们现在做的大多是高级成衣还有顶级品牌,而中国企业生产的就是他们本国不会生产的那部分,他们本国有些企业活不下去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但同时她也指出,“我们受的影响不算太大,但是那些小厂就很难说了。现在小工厂关门的很多,他们的订单量一下就减少了许多甚至没有了”。
在中国,目前像叶榭这样的服装名镇、名城有39个,产业现状都很类似。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指出,这些名镇、名城的优点是重视了“引进”,缺点是忽视了自主品牌的创新。
中国纺织中小企业家协会会长王曾敬则表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产品设计、机械设备、加工工艺、质量检验、企业管理等方面,中国服装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就是“跟进”,“但这种一味的跟进,不仅使服装业失去了创新的活力,更陷入了发展的怪圈———成为一些世界品牌的‘加工厂’,赚取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我们常常自豪地说,世界上所有名牌都能生产,但是整个产业要真正达到世界水平,仅仅跟进是不够的。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到了向创业型转变的时候。”王曾敬分析,中国服装业在跟进代加工的同时,积累了经验,有了创新的基础,而要向创业型转变,就是要创立自主的国际品牌。“低级企业卖产品,高级企业卖技术,顶级企业卖品牌。”服装界流传的这句话,生动勾画了服装业各个产业链主体的生存状况。
艾丰分析,提起中关村,大家都会想到联想、方正等品牌,知道这是买卖电脑的地方,是中国的“硅谷”;但提起叶榭,是否会让人想到是中国的服装名镇?“这些服装名镇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当地产业集群的优势,提升当地的产业文化环境,先把当地品牌树立起来”。说到底,在全球资源整合的情况下,获取最大利益的就是品牌。
“在中国,做服装起点可以很低,只要有服装机就可以做,但是创个牌子很难,起点很高。”艾丰认为,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单个企业很难和国外知名品牌竞争,成功率也不高,“当地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先打造几个统一的知名品牌,再整合一些小品牌。这种策略不仅靠统一品牌解决了企业恶性竞争的问题,还会营造企业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