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服装产业学会会长成秀光在日前在福州举行的亚洲纺织服装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韩国服装产业存在4大问题。
一是高工资与劳动力不足。韩国的服装产业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依靠廉价而优秀的劳动力,在相对较好条件下获得了成长。但1989年以后,工资急速上升,达到发达国家的1/3,发展中国家的5到10倍。中低价格的服装制品的价格竞争力逐渐减弱,又因劳动力不足与相当高的离职率导致了生产量下跌和质量不过关等现象。服装产业企业的人力不足率为30%。
二是设施老化与技术开发不足。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服装产业景气时曾引入的设施由于老化,超过耐用年数的设备约占总设施的40%到60%。另外,韩国的服装产业相对于技术开发来说,更注重设备的引进,且依赖于他国的技术。又因自身技术开发不足,整体技术水准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60%到70%,不仅自身的时装设计与面料设计体制不健全,而且原材料的差别率也只有30%到40%。
三是海外输入环境的变化。随着维持了30多年的纺织品配额制在2005年完全废止,世界纤维交易将完全自由化,海外纤维市场的竞争力也将深化。国家间的分工生产也有加速化的趋势。即高附加值制品由发达国家自己生产,中低价位则由东南亚的各国加工生产。中国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正逐渐提高,这对韩国企业发展形成冲击。
四是对海外市场的对应能力不足。由于韩国服装产业大多数以小品种多数量为主要输出方式,无法对消费者的需要及时做出商品企划而导致销售能力不足。由于输出市场以美国、欧洲、中国为中心的偏重的市场构造,市场多样化战略不足。又因为可提高韩国制品知名度的固有品牌的输出比重现在只有10%,所以对固有品牌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要加速。韩国服装产业的技术水准虽然是先进国的70%到80%,但新素材、染色加工等核心技术又十分脆弱,这成为输出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