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口受阻,外贸服装已开始大量倒灌国内。专家预测,至少1/3以上的外销品将流入国内市场。
因此,国内纺织品价格面临暴跌风险,价格战目前已现端倪。这给本来就生产能力过剩的国内纺织业带来沉重压力。
恍如一夜之间,广州街头巷尾冒出了大大小小的挂着“外贸服装”、“出口转内销”牌子的服装店。仅位于广州商业中心地带的宏城广场西边就新冒出了4家外贸服装店,它们均打着外贸品牌服装、外贸儿童品牌服装、休闲品牌服装等旗号。低廉的价格加上“外贸”的牌子,使得消费者趋之若鹜。
这一幕的背景是———美国和欧盟相继对中国纺织品展开堵截。
有关专家预测,在动荡的局势下,原本用于外销的出口纺织品,将有至少1/3以上流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打折销售或是转化为工厂库存,对本就生产能力过剩的国内纺织市场造成双重压力,最终可能导致纺织品价格下跌。
企业面临多重压力
“无配额时代”一开始就风波不断。今年频繁的纺织贸易摩擦,给纺织企业带来了一系列变数。
这些天,佛山千亿内衣厂老板李荣在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玩得天昏地暗。他没料到今年会面临这样的局面。
李荣几年前在盐步租了两幢三层楼的厂房,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期盼在2005年配额取消后大干一番,而如今由于贸易摩擦,订单骤减,只好迁往较小的厂房。
6月23日下午,李荣苦笑着对《天下》周刊记者说:“今年纺织贸易摩擦频繁,局势动荡,国外企业不敢下单,或只下小单。企业吃不饱啊。”
在盐步像千亿这样面临困境内衣企业不在少数。据了解,50人以下的小加工厂已停产或倒闭了30%左右,剩下的企业也是开开停停。
广东省内多数中小服装企业都是属于外贸企业,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完全靠接受外国定单过活。广东东莞某制衣厂的陈老板告诉记者说,由于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国外订单减少,出口成本又提高,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厂家无奈转向内销
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佛山千亿内衣厂老板李荣采取了两手准备,一个工厂做外贸订单,另外一个工厂做内销,做品牌。这种“两手准备”也是目前许多纺织企业应对频繁贸易摩擦的长远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