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口受阻,外贸服装已开始大量倒灌国内。专家预测,至少1/3以上的外销品将流入国内市场。
因此,国内纺织品价格面临暴跌风险,价格战目前已现端倪。这给本来就生产能力过剩的国内纺织业带来沉重压力。
恍如一夜之间,广州街头巷尾冒出了大大小小的挂着“外贸服装”、“出口转内销”牌子的服装店。仅位于广州商业中心地带的宏城广场西边就新冒出了4家外贸服装店,它们均打着外贸品牌服装、外贸儿童品牌服装、休闲品牌服装等旗号。低廉的价格加上“外贸”的牌子,使得消费者趋之若鹜。
这一幕的背景是———美国和欧盟相继对中国纺织品展开堵截。
有关专家预测,在动荡的局势下,原本用于外销的出口纺织品,将有至少1/3以上流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打折销售或是转化为工厂库存,对本就生产能力过剩的国内纺织市场造成双重压力,最终可能导致纺织品价格下跌。
企业面临多重压力
“无配额时代”一开始就风波不断。今年频繁的纺织贸易摩擦,给纺织企业带来了一系列变数。
这些天,佛山千亿内衣厂老板李荣在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玩得天昏地暗。他没料到今年会面临这样的局面。
李荣几年前在盐步租了两幢三层楼的厂房,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期盼在2005年配额取消后大干一番,而如今由于贸易摩擦,订单骤减,只好迁往较小的厂房。
6月23日下午,李荣苦笑着对《天下》周刊记者说:“今年纺织贸易摩擦频繁,局势动荡,国外企业不敢下单,或只下小单。企业吃不饱啊。”
在盐步像千亿这样面临困境内衣企业不在少数。据了解,50人以下的小加工厂已停产或倒闭了30%左右,剩下的企业也是开开停停。
广东省内多数中小服装企业都是属于外贸企业,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完全靠接受外国定单过活。广东东莞某制衣厂的陈老板告诉《天下》周刊记者说,由于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国外订单减少,出口成本又提高,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厂家无奈转向内销
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佛山千亿内衣厂老板李荣采取了两手准备,一个工厂做外贸订单,另外一个工厂做内销,做品牌。这种“两手准备”也是目前许多纺织企业应对频繁贸易摩擦的长远战略。
东风东路6月份也新开张了一家外贸服装专卖店,该店郑老板向《天下》周刊记者表示,她自己本身就开了一家外贸加工厂,但今年的局势太动荡,没接到多少订单,为了生存,只好开拓国内市场。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外贸服装在国内很受欢迎,所以她还承包了一家外贸加工厂的部分业务,打算在广州开5家外贸服装专卖店。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认为,由于中国企业的实际出口水平远远高于欧美给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限额,这就可能导致这样几种后果:第一,剩余产品流入日本等市场;第二,剩余产品大量流入国内;第三,转化为工厂库存。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使按照保守的估计,受限之后多余的生产能力至少有1/4~1/3以上将流入国内市场,其中1/2转化为工厂库存。
而有专家指出,由于广东省的多数生产企业多年来都习惯了靠“接外单过活”,突然间让他们改变路线搞内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分销渠道不通畅。
商家得意哼起小曲
虽然纺织品生产企业日子难过,但多数经销商却不忧反喜,因为是厂家“出口转内销”的无奈举动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v广州某纺织服装贸易公司的萧老板这几个月突然忙得不可开交,与厂家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萧老板原来的主营业务就是外贸服装内销,以前他联系一些高档服装生产厂家时,对方常以“我们只接受欧美订单”的理由拒绝。今年4月份起情况变了,不但原来的供货商向他主动给与价格优惠,“还有五六个东莞高级服装厂的老板在与我们联系代销业务”。
萧老板称,很多企业积压了大量存货,打算部分转为内销以减轻压力。他透露,按目前的情况,预计今年下半年的进货成本会降低3%,如果情况没有多大改变的话,以后进货还会更低。
“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一下子随手可得了。”萧老板得意地哼起了小曲。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广州今年上半年新开的外贸服装专卖店一下子增加了100多家,比去年增长了5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