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意识欠缺
十年来,广东服装的年产量和出口创汇均居全国首位。服装企业以接单加工为主要的经营方式。企业忙于接单赶活,缺乏对产品开发和市场预测的投入,不愿耗费时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普遍缺少在市场上创品牌的经验。世界上大多数著名品牌企业在广东都有加工工厂,但广东却没有自己叫得响的品牌。外向型服装企业众多,使广东服装业具有了极强的出口意识,这造就了广东的服装业,同时也限制了广东服装业的发展。
出口过于集中
广东省服装出口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香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澳门,出口额达六十七点五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七成七。美日经济衰退,对消费需求形成负面冲突,导致国际贸易剧减。加之周边国家的纺织服装业发展十分迅猛,广东的劳动力优势和政策优势已不十分明显。二00一年,广东省一般贸易服装出口二十七点三亿美元,下降近三成。
新的“绿色壁垒”
入世后,服装产品进入其他WTO成员的配额、关税等贸易壁垒将逐步取消,但服装纺织品要进入发达国家,面前还横着一道“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为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限制不符合其生态环保标准的国外产品进口。据悉,国内每年有多达七十四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阻于“绿色壁垒”。服装产品要通过生态纺织品认证并不容易,它需要组成服装产品的每一个部件(包括扣子、拉链)都通过生态纺织品标准的检验和认证,而广东的企业在这方面还刚刚起步。
来自广东海关的资料显示,去年广东服装出口八十六点八亿美元,占全国服装出口总值的二成三,四年下降了十点四个百分点。专家分析,广东服装出口面临的困境与产业结构相关联,做好品牌,缓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是广东服装业出路。在行业规范方面,通过制定服装出口贸易保护价格体系,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会的协调作用,防止低价竞削。面对来自技术壁垒、紧急保障措施、反倾销等领域的挑战,服装出口要通过提升自身的质量来保有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